武漢肺炎疫情不僅重擊中國經濟,也連帶波及到在中國設廠的國外企業。分析師預估,若疫情在3月前沒有明顯改善,蘋果的供應與需求可能將面臨五大不確定因素或潛在風險,進而影響蘋果的獲利。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分析,五大風險之一首先是「iPhone與其他蘋果產品需求量恐低於預期」。由於消費信心在一月中旬肺炎爆發後已有明顯下滑,隨著疫情益發險峻,全球的消費信心都可能受影響,使蘋果產品產量面臨下修風險。
當前熱搜:「彩蛋」被漢光演習洩底? 美軍秘密給台灣貧鈾穿甲彈? 專家 : 其實真相是…..
其次是「遲開工與缺工恐影響上半年蘋果產品產量」。由於蘋果的全球生產據點中約有一半在中國,中國政府不久前又宣布春節延長,開工時間延後與缺工恐導致蘋果上半年預計推出的新產品(包括4.7吋LCD版iPhone、iPad Pro、MacBook Pro/Air、小型無線充電板、UWB標籤與高階藍牙耳機等)面臨產量不足的問題。
第三、第四分別是「產品驗證與量產時間延後」、「新產品的設計時間延後」,這兩項風險都是基於許多國家最近對赴中國旅遊提出警示所致,加上各國政府開始安排專機撤離駐武漢外交人員與僑民、多間企業不再派遣員工赴中國出差等等…,這將導致蘋果今年下半年新產品的驗證與量產時程,以及2021年上半年新產品的設計時程延後。
最後,蘋果的臉部辨識Face ID功能在武漢肺炎疫情肆虐下,可能無法如預料中派上用場,因為戴口罩無法通過臉部辨識。如果必須冒著被傳染的風險拿下口罩才能使用Face ID功能,將使這項科技的美意變調。
專家的說法,套用在其它在中國有設廠的手機品牌也適用。包括華為、小米等,可能也得及早想出應對方法,以度過這波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