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TRENA),票選出十大最讓人有感的綠能最具指標性新聞「十大綠能里程碑」,在大選期間提供做為最正面的綠能消息事實查核,讓大家從綠能實際發展案例中,相信台灣有發展屬於台灣自主能源、帶動綠能產業鏈、培養台灣綠能人才的綠色經濟軟實力。
十大新聞單包括:

1.台灣第一座離岸風場啟用
台灣首座商業離岸風場海洋風電,11月12日在苗栗龍鳳漁港舉行啟用典禮,每年供電12.8萬戶家庭,也將是實現於2025年完成5.7GW裝置容量的重要里程碑。風場的商機代表台灣從規劃走向落實,成為亞洲的先驅,目前韓國、日本的團隊都來了解台灣成功的模式;也正象徵台灣綠能產業,已經是越來越成熟了;台灣搶到先發的優勢,在台灣設立生產基地,吸引許多國際知名大廠帶著資金、技術和國內供應鏈合作,來台灣設立亞太生產基地;我們要抓住契機,扮演領導者的角色,在國際賽局中力爭上游,讓台灣成為亞洲綠能發展中心,離岸風力將可望繼半導體產業後扶植更多的離岸風力台積電。

2.台灣發出第一張再生能源售電執照
2019年9月「陽光伏特家」取得國內第一張再生能源售電業執照,正式宣吿台灣電業自由化的時代來臨。
陽光伏特家自2016年引領公民綠電潮流,透過創新平台模式讓每一個人都能簡單參與綠能生產。2019年更跨足電力交易市場,希望將綠電送到企業及家戶手上、實現用戶的購電選擇權。陽光伏特家成為國內首家民間綠色電力售電公司,不只是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一小步,也代表台灣電業市場開放、綠電先行的一大步。其不只幫助打破自1965年《電業法》制定以來長期單一壟斷的電力市場局面,更成為見證台灣能源轉型與電業自由化的重要里程碑。

3.太陽光電尖峰時期首度超越核二或核三廠兩部機組的發電量
2019年9月2日當天上午,全台太陽能光電的發電量一度貢獻超過2GW,其電量相當於可以超過核二或核三廠的二部機組,是太陽光電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政府正積極推動太陽能光電等綠能,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今天表示,預期到2021年夏天,太陽光電在尖峰時間發電量可達到全台發電量12%、4GW以上,超越所有核電的年度平均發電量,屆時這將是新里程碑,也代表台灣核能發電的重要性將降低。

4.Google買台灣綠電,完成亞洲第一筆綠電交易
全球最大綠能採購企業 Google,於1月底宣布在台採購10MW太陽光電,創下三個第一:不但是電業法修正後企業採購綠電首例、國內透過台電轉供綠電首例,更是Google在亞洲採購綠電首例。
本案可看出,政府建構法規和基礎建設後,企業用戶得以順利採購綠電、達成其企業社會責任;且本案所使用的漁電共生太陽光電系統,其多贏的發電模式,包括提高土地利用、增加養殖業者額外收入等外部效益,也獲得企業用戶認同。

5.第一個民間與學界合作的地熱電廠,地熱溫泉兩不誤
地熱具備發電穩定度的特點,也是低碳的綠色能源,延續台灣製造的精神,民間與學界合作的蘭陽團隊,共同研發全流式發電機組,不只直接使用地熱流體來發電,也將溫泉水加速到超音速流體,在不增加流量的狀況下提升發電量,發電訊號自動化也已完備,因此清水9號井,現已完成150KW地熱發電、併網、供電的成果。
再生能源多方向發展,是台灣邁向非核家園的主要解方。而所有的再生能源發電,併網後的發電穩定度,是最重要的問題。因此清水地熱併網成功,對於地熱發電在台灣的進展,又往前跨進一步。

6.太陽光電佔再生能源能源年增率第一名 首度超越廢棄物能
今年前十月我國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30.1億度,其中慣常水力發電量51.2億度,占39.3%最多,太陽光電發電量34.2億度,占26.3%,並贏過去年全年的發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3.8億度、年增22.4%;其中,太陽光電隨電廠發電裝置建設陸續完工,帶動發電量增加11.6億度最多。另外,以增加量而言,太陽光電增幅51.7%最為明顯,今年前十月發電量達34.2億度,已超越107年全年發電量27.4億度。同時,太陽光電也首度超越廢棄物能,成為台灣第二大的再生能源。

7.全台灣最大的沼氣發電啟用
永豐餘在桃園新屋廠利用造紙製程產生的排放廢水,打造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系統。製程產生之廢水因富含有機物質,經由厭氧消化反應產生沼氣。目前沼氣發電裝置容量為2,400kW,後續因沼氣產生量超過預期,已著手增設容量1,560W的發電系統。完工後可連續24小時不間斷產生沼氣及發電,年發電量達3,200萬度,可提供台灣近1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
屬於生質能源的沼氣,能24小時連續發電或選擇適當的時間進行發電。事實上,許多工廠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有機性的廢棄物,但通常被視為廢棄物來處理。永豐餘成功的將廢水中的有機物轉換為可供發電的沼氣,這無疑是提供同樣產生有機性廢棄物的工廠另一條思考廢棄物處理的方向。如能積極推廣,可彌補目前台灣供電的缺口。

8.台灣第一座綠能百分百流浪狗中心
過去的收容流浪犬所在地,常因為地處社區邊陲地帶,經常成為民眾棄養家犬的首選之地,雖然有愛犬人士發揮惻隱之心,本於珍惜生命的理由提供照顧,但也往往因為缺水缺電的問題,造成照顧流浪犬容易造成社區環境衛生的問題,位於內湖的卓媽媽流浪犬中心的卓媽媽長期在缺乏電力的情況下照顧幾十隻流浪犬,不論是掃除糞便、提供飲食飲水、及狗狗洗澡、使用電風扇..常常等等對我們來說再普通不過的生活日常,都變得非常困難,因此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希望藉由綠能發揮其可自己發電自己用的特性,邀集熱心的綠能企業共同一起完成了替流浪犬提供電力,讓浪浪們也可以和卓媽媽一起共度最基本的生活所需電力。

9.「要求用電大戶設置綠能」首次入中央法規
發電不再只是政府的事,台灣立法賦予用電大戶發電責任。2019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通過,政府賦予用電大戶發電責任,發電不再只是政府的責任,也符合國際上能源生產者與能源消費者兩者合一、自發自用的趨勢。用電大戶都得設置一定容量的再生能源設備、儲能設備,或是購買再生能源憑證,不然就要繳納代金以促進綠能發展。能源局預計於2020制訂相關配套法規,各界值得關注用電大戶的定義、政府如何管制實際發電量、行政量能是否足夠、實施時程是否明確等的相關議題。

10.台電最大能源轉型成功案例
彰濱光電場占地約140公頃,裝置容量達100MW,為目前全台最大的地面型太陽光電場,台電更將此打造為潔淨能源中心,包含太陽光電廠、開閉所及升壓站、儲能系統以及碳捕集設施,全區約耗資新台幣300多億元。
本案同時規劃防風林隔離綠帶,提供鳥類繁殖期間不受干擾的育雛環境。根據台電觀察,發現小燕鷗們也陸續回來築巢,繁衍撫育下一代,顯示太陽光電設施透過妥善規劃及維護,電力與環境可相容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