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日,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在前往中選會登記不分區立委時說,「我們不取顏質,我們取價值,你看看洪申翰他的顏質不高罷?」引來一陣笑聲。長相粗獷、民進黨不分區排名第二的洪申翰的確不是以顏質取勝,但這幾年社運界記者會,他常都扮演「麥克風手」角色,負責場控、氣氛醞釀。像929台灣撐香港活動,香港藝人何韻詩被潑漆的記者會,環保運動出身的洪申翰就「跨界」負責主持那場記者會。

洪申翰,1984年出生,原來住台中,後來搬到台北,他是家中獨子家人綠的背景比較多,但與政治並沒有淵源。建國中學畢業,考上台大大氣系後,沒畢業。因為打籃球之故,右眼受傷,得了白內障,不必當兵。目前未婚,無殼蝸牛。

從一個理工科學生開始高度關注社會議題,洪申翰說,是因為2005年台大樂生週之故。有點像認識到另外一個世界,慢慢認識、慢慢摸索,參與樂生青年抗爭,也被警察逮捕丟包多次,在逮捕過程中,身體也受過一些傷。

洪申翰說,他也開始體認到,「我們講的正當性很高,但為什麼既有體制有這麼大困難回應?」作為一個理工科的學生,更深刻感受、反省到所謂的「技術霸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原因,例如軌道要怎麼彎等等,「告訴你這個不行就是不行」。以前認為理工的技術是可以協助解決問題的,但後來發現它製造的問題也不少。

洪申翰說,他是馬英九上台後,2008、2009年開始關心核四議題,2010年到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專職,先是在貢寮、澳底、福隆做基層組織。當時也是2011年福島核災前,整個反核運動處於比較低潮。他深深感受核電也是另一種技術霸權,一群擁有這個技術的人說「這很好就是很好、沒有問題就是沒有問題」,但是,一些貢寮地方居民提出的擔憂,例如核四重件碼頭事件,即使被證實,卻很難跟這些技術霸權對抗。

洪申翰說,2011年福島核災後,反核在台灣成為主流;對台灣來講,日本是個非常謹慎、嚴謹的國家,居然會發生這個事件,看起來表面沒有問題的東西,當它發生問題時,卻是無法收拾,這是很大的衝擊,反核的支持度指數成長。

洪申翰說,之前是一些親綠的朋友比較有反核意識;現在工作的重點,則是如何讓反核的議題進入政黨傾向比較不明顯的族群年輕社群、藝人其他文化工作者。就這點而言,曾擔任過紀錄片導演的崔愫蠻清楚文化、藝文圈在想什麼,進行了一些成功的跨界工作。

洪申翰也觀察到金融海嘯對年青人的衝擊。金融海嘯後,整個台灣的就業市場相對不好。很多理科畢業學生,剛開始求職時不像過去一樣,直接就入穩定的職場,會經歷一段不穩定的時期,也因此有較多時間去關心社會的動態。

2011年福島核災,並沒有立即給當年總統大選帶來重大的衝擊。洪申翰認為,這與馬英九整體形象還沒崩潰有關。而反核的聲勢一直要到2013才達到尖峰

2012-2016年台灣公民運動大爆發」,洪申翰說,所以2016年民進黨不分區大量找來社運團體代表,「我不意外」、也符合當時的社會氛圍。但他認為,這不一定就是好事,恐怕還要再想這些有進步議題經驗的人,在進入政治場域後,是否有更多的政治能力去推進這些議題。

至於這次社運界在民進黨不分區名單大幅縮水,如果扣掉已經是民進黨盟友的范雲,在安全名單裡,洪申翰是唯一社運新人。

2011福島核災、2014太陽花學運給進步議題帶來很大的能量,但2018年合併地方選舉的十項公投,卻給一些運動團體帶來重挫,是反民進黨、反同、擁核等保守力量的大反撲。

洪申翰去年曾代表環保團體擔任「以核養綠」辯論反方代表。他說,從去年公投學到的是,今天你想要提出一些進步的主張,但這個社會沒有義務一定要接受,它需要一個政治溝通與說服的過程。

對於公投法修法,將大選與公投脫勾,洪申翰說,公投如果要做為解決台灣爭議的工具,就必須對此投入相當多的準備,而不僅是投一張票而已。因此,一些年輕的社運工作者會傾向審議民主、給予充分的思辨。否則如去年公投併大選,他就深深感受是投下「修理民進黨這張票」,反而跟公投的議題有些脫離。他認為,公投與大選不是不能脫勾,而是公投的門檻要下修。

作為年輕的社運代表,在什麼狀況下會與民進黨決裂?洪申翰直言,「如果民進黨重啟核四,一定決裂」,這個重啟包括施工、試運轉,「這是我沒有辦法接受的」。

洪申翰也說,未來四年他會比較關注能源轉型這個議題。他以有些港青參與抗爭的想法為例,那些年青人認為,如果得要用1020年跟你北京政府、港府纏鬥,「那我現在該做什麼?從1020年往回看,那現在要做什麼?」他說,從能源轉型或產業轉型也是這樣,「你的思維是否願意從未來來想」,而不是指著眼在當下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