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明年進入5G世代,各國針對下一代行動通訊技術6G的研究也正相繼開展中,5G與6G儼然成為時下最夯的名詞。然而,在張開雙手擁抱5G更勝現行4G的傳輸速率前,隨之要面臨更詭譎多變的資安問題,以及在各國爭相搶進的6G領域中,台灣自身的定位為何,均為本次要探討的議題。

台灣明年才開通5G連網服務,不過,世界各國已紛紛瞄準比5G快100倍的6G,展開各式各樣的研發工作。除了民間企業積極尋求合作投入外,許多國家政府也透過提撥基金、開放頻段等方式,為企業提供助力。我國科技部也表示,已經有台灣團隊與美、英、瑞典大學共同投入下一代行動通訊技術的研究,顯然在這場6G賽事上,台灣不僅未缺席,還是早早就起跑的選手之一。

儘管外界不乏其他的聲音,質疑連世界強權之一的大陸,其科技部副部長王曦都曾坦言,目前全球6G技術研究仍處於探索起步階段,技術路線尚不明確。連華為創辦人任正非都表示,6G要走向實用,至少還需要10年。在5G剛起步的階段就開始關注6G,是否會太早?為研究砸下去的人力和資金,收到的成果可能會不成正比。

不過,綜觀世界各國的情況可以看出,即使向前走得跌跌撞撞,也好過落後在起跑點。針對6G的研究,完全是勢在必行。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日本通訊業龍頭 NTT、消費電子大廠SONY及美國英特爾在10月底宣布,將成立「IOWN」全球論壇,針對6G通信標準領域展開合作,同時鼓勵全球知名企業加入。

樂見民間積極搶進,日本政府更不吝伸出援手,一出手就是2200億日圓。這筆研發基金預期明年開始執行,時間為3至5年。

有官方作後盾的還有中國大陸。本月初,大陸科技部宣布成立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和總體專家組,正式啟動6G研發。

此外,包括韓國LG和三星,以及北歐的諾基亞、愛立信和SK電訊聯合戰線,也都著手開始進行6G的研究。

至於美國,在總統川普在推特上貼文表示「希望5G乃至6G早日在美國落地」後,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隨即決定開放95千兆赫到3太赫茲頻段,供6G實驗使用。

那麼,台灣又做了些什麼?

科技部表示,儘管國際間在6G方面的研究仍屬探索性,但我國已有針對後5G的研究計畫在進行。目前已有國內團隊與芬蘭奧盧大學、瑞典查爾摩斯工學院、英國薩里大學與南安普敦大學、美國萊斯大學與威斯康辛大學等進行合作,研究晶片技術、實體層技術及智慧多型態網路技術等三大面向議題。同時,也正規劃與探索6G的早期關鍵技術。

當愛爾蘭、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國網友還在哀嚎「希望他們能放慢速度,等其他國家慢慢趕上」、「讓我們先好好享受一下5G好不好?」、「我們這裡才剛進入4G呢!這差距也太大了!」、「我們只有2G…」,小而美的台灣已經默默踏上了6G研發的賽道,躋身眾強之中。雖不是領頭羊,也不屈居人後。這場賽事,台灣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