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老化嚴重,明年其年齡中位數(the median age)將超越美國,但所得的中位數(the median income)卻只有美國的1/4。《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稍早的報導指出,中國在還沒富起來就變老這件事,已經不再只是理論上可能如此,而是快速地成為事實。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在未來25年內,中國65歲以上人口所佔的百分比將從12%增至25%,成長不只一倍。相較之下,美國花了一整個世紀、歐洲則用了60多年才出現這個比例。中國的步伐與日本的步伐相似,但比韓國的步伐稍慢,但是日韓兩國都是先達到人均所得增長3倍,才開始迅速老化。
從某個角度切入,中國的人口老化是成功的發展。 1960年出生的中國人的預期壽命為44歲,比同年在非洲加納出生的人的壽命還要短。今天出生的中國嬰兒的預期壽命為76歲,僅次於美國。然而,這也是中國惡名昭彰的人口控制策略的結果。 1973年,當政府開始限制生育時,中國婦女平均每人生育4.6個孩子。今天,平均生育只有1.6,一些學者說,即使這個估計還太過高估。
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富裕,生育率必然會下降,但使生育率下降更大的因素是一胎化政策。儘管該國在2016年開始實行二胎政策,可能很快就會完全取消限制,但放鬆政策為時已晚。從2012年開始減少的工作年齡人口,將在未來幾十年內下降。到本世紀中葉,它將比現在縮小近五分之一。在2000年,在職與退休的比例是9比1;到2050年將只剩下2比1。
人口老化對經濟的衝擊主要有兩點。
最明顯的是照顧老人的需求。 在2014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支出超過了工人的繳交的金額。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數據,到2035年,國家養老基金可能耗盡。中國財政部正在採取一些小步驟來支持該體系:9月份,該體系轉移了將其在四家大型國有金融公司中的10%的股份轉為該基金。但是還需要更多。政府在養老金和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約為GDP的十分之一,這是較富裕也面對人口老化的國家的一半,而這些較富裕的國家隨著人口更老化,還會增加更多支出。
第二個會受到衝擊的是經濟成長。儘管林毅夫等中國經濟學家認為,人口老化並不一定會使中國經濟趨緩。 但迄今為止,不斷萎縮的勞動力導致工資攀升,企業在技術上投入更多資金以替代工人,從而降低了資本投資的回報。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蔡方領導的團隊計算得出的結果是,中國的潛在增長率已降至約6.2%,幾乎與今天的水平完全一樣。 勞動力短缺不僅打擊了企業,而且打擊了整個城市。 從北部的西安到南部的深圳,直轄市紛紛放鬆大學畢業生的移居,希望藉此吸引技術嫻熟的年輕工人。
從理論上講,中國可以通過增加勞動力的參與度和生產率來緩解老齡化帶來的不利影響,也就是說,可以讓更多的人上班,但這不容易。中國的退休年齡非常低(在許多工作中,男性為60歲,女性為50歲),但政府擔心會出現反彈,因此拒絕提高他們的退休年齡。習近平領導下恢復國家主導的增長似乎正在損害生產率。正如經濟學家馬格努斯(George Magnus)在《紅旗:為什麼習近平的中國處於危險之中》一書所寫,人口統計不是命運,中國有時間改變路線。他說:「不過,壞消息是可用的時間正在迅速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