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怡玲最近看了幾本心理勵志類的暢銷書後,不但沒有感到身心安適,反而更加沮喪不安,甚至開始懷疑起人生,她覺得自己活生生就是書本裡口誅筆伐的「魯蛇」寫照--善良可欺,不求長進,即將要被這個世界淘汰…。

曾幾何時,溫暖人心的心靈雞湯式勵志散文,已經徹底過時了,取而代之的是當頭棒喝型的警示文章,犀利的言詞,叫人看了掩面自慚,決心從闔上書本的那一刻起,鞭策自己脫胎換骨。

閱讀這類的文體,就像是大冬天裡來份熱騰騰的麻辣鍋,又麻又辣又痛快,像被人打了一巴掌,還不得不豎起大拇指說讚。但別忘了,麻辣鍋偶而為之,可以排汗除溼,增強新陳代謝,可若天天當正餐,恐會影響腸胃功能。

追溯這類麻辣文章的起源,大部分來自對岸的新興作家,他們寫盡了這一代年輕人要在十億人口中競爭的血淚辛酸,你必須要努力、要出眾、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還要有讓人羨慕忌妒恨的才與財,否則就會被別人看不起。因此,這些讓人讀之一快的內容背後,是昭然若揭的恐懼與不安。

這股麻辣風吹進了台灣,在不景氣的經濟環境下,成為書店裡榜上有名的心理勵志書籍。然而,當人人爭相要做白富美與高富帥的時候,可曾問過自己,到底是虛有其表還是真材實料?你是真心渴望成功,還是看到別人都在往前衝刺,唯恐不加入隊伍一起跑就會被落下,但是目標到底在哪裡?自己也舉目茫茫呢?

回歸心理學的觀點,認識自己及認識所處環境,仍是做生涯規劃的核心。「安靜,就是力量」一書作者蘇珊•坎恩提到,在崇尚活潑外向的美式文化裡,內向曾被視為是「不健康」的性格,許多內向者必須迎合大環境的價值觀,假裝自己也是外向性格,但事實證明,從古至今許多內向的人,運用安靜卻巨大的力量改變了整個世界。

認識自己的特質與潛能,集中火力發展自己的優勢,接納與包容自己做不到的地方。畢竟人的精力與時間是有限的,把自己放在正確的舞台上,比起盲目地追隨主流價值,把自己搞得無所適從,反而更容易接近成功。

作者:黃家慶/服務單位: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