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門診轉介了一個40多歲的中年人,張先生。從談話中得知,張先生在公司已經服務快20年的歲月,近一年在辦公室看著其他同事似乎都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自己卻始終沒有成就感,甚至有時候會覺得同事都看不起他,因此離開職場重新尋找方向,腦中有許多計畫,卻始終踏不出嘗試的那一步,於是持續賦閒家中,對未來越來越感到困惑。
德裔美籍的心理學家Erik H. Erikson曾將人類的心理社會發展分成八個階段-嬰兒期、幼兒期、學前兒童期、學齡兒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及老年期,每個時期都有重要的發展目標,在我們經歷了青少年期釐清自我認同的階段後,進入成年我們先開始著重在親密關係的建立上,而到了30至40多歲的中年人,多進入對自我成就的追尋。因此,我們常會在中年轉職的人身上看到對自我價值的質疑,而這樣的質疑會進一步演變成對生活缺乏動力與熱情,而這樣的無力感背後常隱藏著對於「害怕嘗試後仍然失敗」的恐懼。
進一步和張先生討論對「成就」的想像,他提到自己總將成就量化,認為自己應該要在生活中做個高分的資優生但卻總是事與願違。美國心理學家,也是人本主義創始人之一的Carl Rogers將自我分為兩個部份-「真實我(我心中自己目前的樣子)」和「理想我(我夢想變成的樣子)」。
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Edward T. Higgins又進一步提出了「應該我(我認為自己應該成為的樣子)」,根據他提出的自我差距理論,不同自我間差距過大時會產生壓力與內在情緒困擾(如真實我和理想我差距太大時會有憂鬱情緒,真實我和應該我差距太大時則會出現焦慮情緒),也因此,當我們總是把「完美」當作目標,甚至進一步認為是「我們應該達到的」,但「完美」在人生中並不存在,這時就容易因自我差距而讓想像中的「完美」形象壓得讓我們喘不過氣。
高分的確可能讓人有追求進步的動力,但過度將「分數」視作人生成績單上的唯一標準則會讓人在壓力過度的狀況下選擇缺考。最後,我請張先生試著重新審視自己,在生活中適時發掘正面經驗自我肯定、悅納自己的「不完美」並修訂目標至「足夠好」的自己,學會在過程中盡力而不要僅將目光放在結果成敗上。
畢竟,有勇氣踏出步伐,才有機會遇到找出自己的另一片天空。
作者:趙奕霽臨床心理師/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
趙奕霽臨床心理師 圖 : 趙奕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