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夢市集」搬新家後,確立了全新的事業核心價格,聚焦娛樂科技領域,為台灣新創提供更深入的加速器服務,持續與台灣新創團隊一起創夢,一同打造台灣規模最大的娛樂新創生態系。 2017年成立的「創夢實驗室」每半年招募一次,每次邀請十二家新創公司加入,成立至今,已連結超過 200 家新創公司,其產品與服務橫跨遊戲、社交、影音、大數據、圖像渲染技術、翻轉教育以及商業服務等領域。 這個台灣規模最大的娛樂新創生態系的大水池裡,究竟都滋養出了什麼新種子?開出了的什麼芬芳花朵?就讓《新頭殼》為您一一解夢吧!
現在或許不是人人買房的時代,但近年興起「輕裝潢」及「微設計」的室內裝修風格,吸引不少小資家庭與年輕屋主,不少老屋與新房都有了改頭換面的機會。
當然,裝潢費用再怎麼「輕」都不會是筆小數目,而裝修這門學問的「學費」有多高,攤開司法院的訴訟紀錄就能略知一二。
根據 2017 年的報導指出,近 3 年的裝修糾紛已經超過 3,600 件,其中糾紛主因多是資訊不對稱、合約不清所造成。來自高雄的新創「起家 PULO」觀察到這個問題,開發 App,以透明的網路資訊媒合有裝修需求的屋主與專業師傅,希望成家不再遇見勞心耗時的交易不快,裝潢產業也因此升級。
至今,平台上共有 150 位付費註冊的裝修師傅,在累積 4,500 個媒合需求中,PULO 成功替 400 位屋主完成裝潢,且有 95% 的屋主及師傅都給予當次交易 5 顆星好評, 2018 年 PULO 的成交總金額更達新台幣 6,000 萬元的業績。
在按需服務的潮流中,看見裝潢產業缺口
PULO 創辦人李信成過往並非相關裝潢專業,會以此為題目,其實是自己觀察市場而有創業念頭。過去他與團隊專門承接政府標案,「那幾年真的賺飽飽!但每天卻覺得越做越無聊。」李信成一派爽朗地說:「講『那個』一點,只是這樣賺錢,很空虛啦!」
2014 年,他觀察越來越多在網路上媒合各式垂直資訊為業,便抓準時機,決定以此創業。「我們建了一個媒合各種資訊需求的網站,觀察一下大家最想找哪種服務。兩個月後,平台上竟然有一半以上的需求都在尋找適宜的裝潢師傅。」
沒有人預見這個無心的「試驗」竟自行轉型、收斂在室內裝修領域,讓團隊迅速以此為題、向下發展。2015 年 9 月 PULO 成立公司,同年 12 月平台正式上線,而後,所有有需求的屋主都能在平台上發放需求,裝潢師傅也能在平台註冊後接案、自行與屋主聯絡。
屋主只要輸入房屋類型與空間需求,就能快速找到適合的裝修師傅。 圖:起家 PULO/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