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昨日高雄發生大豪雨導致多處地區傳出淹水災情,台北市柯文哲今日以文山區興隆路一帶為例,分享治水的好辦法,他強調,在極端氣候之下,時雨量超過防洪標準(台北市是每小時78mm降雨量),積淹水的現象是很難避免,單單清淤只是例行公事,沒有真正解決問題,整個城市的防洪設計思維要改變,才能應付極端氣候的挑戰。

柯文哲透過臉書表示,每一年颱風季節來臨前,環保局的同仁都會依照SOP,清理市區所有的水溝,去年一整年,台北市環保局就清淤了超過6千公里,總共清了十萬頓污泥。因此台北市在去年面臨瞬間雨量破百毫米的強降雨,即使市區多處積水,但都能迅速消退,沒有釀成嚴重災情。

針對治水的想法,柯文哲提到,政府花在治水預算動輒都是數百億起跳,但大家應該要用更進步的思維、更科學的方法來面對極端氣候,提升城市面對極端氣候的韌性,打造「與水共存」的海綿城市,這是比較正確的思維。

柯文哲也近一步舉例說明,過去只要下大雨就會淹水的文山區興隆路一帶,透過「上游保水,中游減洪、下游防洪」的整體規劃,加強水土保持,完成分洪道,興建兩座大型地下滯洪池,增強抽水機功能,讓文山區的防洪標準提升至時雨量78毫米,確實有效改善積淹水情形,附近的居民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