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定義相當廣泛,最早,揹著一顆背包就出發的旅人我們稱之為背包客,現在已經成為廣義的代名詞,只要你熱愛自由行的高度彈性、喜歡深入當地、自己打理大小事,就算拖著大行李箱旅行還是可以自稱背包客!不過有一點始終未變,背包客通常選擇在有限的預算內安排旅行,因此旅途中不太追求物質享受,食衣住行安排會偏向經濟型。
如果你還沒當過背包客,又對這樣的旅遊方式感到躍躍欲試,在下一趟旅行出發前,不妨自問下面5個問題,看看自己有沒有身為背包客玩家的特質,自我評估到底適不適合這種旅行Style。
Q1.有沒有耐心安排行程?
符合條件:有耐心、彙整資訊能力足夠。
安排行程是一件瑣碎而費心力的事情,要花許多時間收集資料、瞭解當地景點分布、交通規則、治安等等,如果要去的地方資料比較少,就得花更多時間查詢,甚至是上外文網站邊查資料邊磨練語文能力。就算你是到了當地才安排行程,玩法比較隨意自在的背包客,還是需要瞭解當地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如果有自信能整合大量瑣碎資訊,耐心地安排活動,那恭喜你踏出了成為背包客最重要的一步。
Q2.對食衣住行會很要求嗎?
符合條件:容易滿足、對物質要求不高。
背包客因為預算有限,自然在食衣住行方面必須有所取捨,扣除掉必要的交通支出後,剩下的錢得分分花在刀口上,因此吃住通常是優先控制預算的項目。住在便宜青年旅社或小旅館,與其他旅客共用衛浴是旅行日常,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是去超市採買食物(都挑最便宜的)自煮、排隊等爐子更是家常便飯。
當然不是每個背包客都要做到這種地步,偶爾上當地餐館吃個美食也是旅行中體驗各國文化的一種方式,但在預算有限,又身處高消費國家(例如麥當勞套餐300新台幣以上)的時候,對吃、住的要求真的不得不降低。
Q3.有沒有足夠的時間與體力?
符合條件:能安排較長旅行時間、足夠體力應付旅程奔波
走到航空櫃台前,霸氣地跟工作人員說「我要一張飛到XX地的機票。」這個場景是不可能發生在背包客身上的,一來是因為這樣購買機票只能買到貴翻的票面價,二來是機票提早買通常比較便宜,追求經濟、省錢的背包客怎麼可能錯過呢?但想買到便宜機票/交通票券,除了注意折扣訊息,就只能靠時間來換取金錢。
預算夠的人買一張機票只要花8小時就直飛到目的地,同樣的起迄點,背包客可能得飛上35個小時、在全世界轉3次機,以長時間的行程將票價壓低,過程中的舟車勞頓、時差適應都是對體力嚴苛的挑戰,若旅行時間不夠長、容易疲累,就不適合安排這麼累人的行程。
另外,假如你想挑戰只背背包不拉行李箱去旅行,體力標準更需大幅拉高,長時間背負沉重背包,肌力、體力、負重力都要相當程度才適合,不然只是自討苦吃。
Q4.遇到意外能不能冷靜應對?
符合條件:能冷靜應對任何意外、心靈素質強
雖然有錢不是萬能,但真的能幫忙解決很多事情,因為預算有限,除非是當地的特殊活動,不然通常背包客會盡量自己打點交通、食宿,相對來說,遇到問題的可能性提高,也沒有旅行社或領隊可以幫忙處理,只能一切靠自己。報名tour被放鴿子、遇到罷工火車地鐵停駛、到了住宿卻沒有人接應......等等都是旅途中可能遇到的意外,能不能夠冷靜解決問題,將損失降到最低,就成了背包客最大考驗。
Q5.有沒有隨遇而安的能力?
符合條件:到哪裡都能無入而不自得、有挖掘當地優點的能力
你有沒有一種經驗,網路上許多人將一個地方講得天花亂墜,實際前往時卻發現這裡很無聊、不如想像中好玩?又或是因為交通、天氣等因素被迫停留在某個陌生城鎮,望著蕭瑟的景物發呆?要當一個快樂的背包客,具備從無聊中挖掘優點的能力非常重要。我曾經在雲南搭乘當地巴士,到了某個小鎮,想前往附近一座雪山,但下車後發現無法過去山區,而且隔天才有回市區的車,只能被迫待在這個無聊、沒有景點的小鎮一整天。後來臨時找到住宿,在鎮上用了一頓美味的晚餐、飯後散散步,回房間看電視,悠閒地度過一天,發現也沒有想像中這麼糟糕。旅行最好玩的有時候並非跑景點,而是事前規劃的美好想像,有了這個認知,加上隨遇而安的能力,到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過得自在。
小結
背包客是旅途中的省錢明燈,想知道哪裡可以花小錢吃美食、找便宜住宿,問背包客就對了!他們也是在地深度旅遊的導覽,善於融入當地人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探索異地。背包旅行迷人,也累人,但能獲得不同於跟團的旅行經驗,這些經驗或許並非都是好事,但在事情過去後,不論好壞都會成為人生養分的一部份。在踏出第一步前,做好自我評估與心理建設,然後勇敢地嘗試新的旅行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