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不能戰而好為主戰之議者,皆當斬首……中國人民耐勞易使,果能教練,可轉弱為強。──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

外國雇傭兵不是清末才第一次出現,「師夷長技以制夷」也不是晚清才有的應急策略。唐朝安史之亂時,朝廷重金聘請吐蕃和回鶻軍隊幫助對抗安祿山和史思明叛軍;南宋時,朝廷也曾拿錢收買金國對付西夏,之後又聯合蒙古對付金國。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催生西洋「常勝軍」

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清帝國的統治模式被動的發生劇變:由於八旗和綠營腐敗不堪、無力征戰,朝廷不得不重用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胡林翼等漢族大臣,組建湘軍、淮軍等「鄉勇」,這種新式的漢族地方武裝成為鎮壓太平天國的主力。由此使得「同治中興」之後,權力由中央下移至地方,封疆大吏各自為政,中央政令不出紫禁城,以致在義和團拳亂期間,出現拒絕遵從慈禧太后「與萬國開戰」詔書的東南互保運動。

另一方面,洋人開始成為這場戰爭中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在朝廷與太平軍的對峙中,洋人站在哪一邊,決定著哪一邊能在這場漫長而血腥的內戰中取勝。

就在清廷與太平天國在南方苦戰的同時,北方又烽煙四起,英法聯軍打進北京城,咸豐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清廷被洋人狠狠的教訓後,放下身段,與西方列強展開貌似平等的「外交」,簽訂和約,並用非正式的方式,請求洋人出兵幫助鎮壓太平軍。於是,就有了以外國雇傭兵為主體的「常勝軍」

美國歷史學家R.J.史密斯(Richard Joseph Smith)在《十九世紀中國的常勝軍—外國雇傭兵與清帝國官員》一書中指出:「常勝軍身為展現東、西方共同分享的新合作精神,而出現的第一批中西制度性的組織之一,集中反映出合作政策背後的衝突與妥協。」

在「三千來未有之大變局」中,這支西洋雇傭兵身分特殊、敏感且張力十足:他們與清帝國不僅存在種族和國籍的差異,更有著文化與制度的天壤之別。或更直接的說,是文明與野蠻的差別。諷刺意味十足的是,雙方所定義的文明與野蠻是顛倒的。清國人認為自己是文明人,洋人是野蠻人;洋人則認為自己是文明人,清國人是野蠻人。

一八四0年以來,清帝國在與西方的對決中屢戰屢敗,但統治階層只承認「技不如人」,不承認本身在文明核心上是低劣、落後的,所以只願意採取「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應對策略。

美國研究中國史的權威費正清(John King Fair bank)指出:「常勝軍擁有的外國大砲和連發步槍,以及它運用的、由長江三角洲水路上的明輪蒸汽船實施的兩棲戰術,使該軍在中國軍事史上,占有新的技術方面的重要地位。」這些新技術以及建立在此之上的新戰術,讓常勝軍贏得了一連串輝煌的戰役。

常勝軍的成功,讓李鴻章等清帝國開明派官員意識到武器和技術的重要性。一八六三年,李鴻章說:「一旦中國擁有兩件東西--迫擊炮和蒸汽船--西方人就不得不收回干預之手!」清帝國願意購買西方先進的槍炮和船艦,進而加以模仿製造,以此縮小與西方在軍事上的差距。

但船堅炮利並不足以讓清帝國「站起來」,中俄伊犁爭端(按:俄國趁西境混亂,出兵包含伊犁在內的中國領土)和在此之前的台灣危機(按:因《天津條約》,清廷陸續開放淡水、基隆、安平、打狗四港),證明李鴻章目光短淺和盲目樂觀。「中體西用」不是靈丹妙藥,而是致命毒藥。捨本逐末,無法脫胎換骨,但在軍事領域有限的進步,至少可以取得擊敗太平天國的優勢。

書名:顛倒的民國

作者:余杰

出版時間:2019年7月(即將出版)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作家余杰。   圖:翻攝自余杰臉書/黃謙賢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