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姓鄉至今客家人比例仍佔75%以上,是南投縣最大的客家聚落,且位於北南兩端的北港、南港村分別坐擁香茅、鹿茸等客庄傳統產業,是難得得以窺見客家先民的生活軌跡的鄉鎮,今年客家桐花祭已於4月13日開跑,若普通的觀光景點已經無法滿足你的需求,想在旅途中窺見更深入的在地風俗的話,那你可一定要趁這個桐雪紛飛的時節,循著老客家的腳步來國姓鄉踩踏一番!
國姓這個地名也是有歷史典故,大家都知道明代將領鄭成功也被稱為國姓爺,據傳鄭成功治台初期南投一帶尚未開墾,且經常有原住民在此行出草儀式,當時鄭成功麾下的將領劉國軒至現國姓一帶肅順後就地紮營墾荒,並將紮營地點稱之為「國姓埔」。歷經數百年時間,客家先民不斷移居至此成就了今日的特殊人文風貌,國姓鄉保留了許多客家先民的生活軌跡,兼容並蓄、人文底蘊深厚,相當值得一訪。
1. 北港村/二十粒路段桐花步道
二十粒桐花步道位於國姓鄉北港村內,就在知名景點「糯米橋」的上方山林之中,「二十粒」為北港村舊稱,源自於日據時期在此設置的二十個樟腦寮。二十粒桐花步道由當地居民闢建,花季時沿導覽路標登頂,便可看到油桐花在林間綻放,落花如白雪紛飛,增添農村的詩情畫意,也展現了深山的桐花風情,而若想知道更為詳細的花況,可至客家桐花祭官網查詢。
2. 北港村/打石糯米橋
糯米橋位於北港村,建於1940年,為南投縣三級古蹟之一。當時因人力短缺、建築材料運送困難等因素,當地人遂選擇在地山區豐富的石材作為造橋基礎,並以糯米、紅糖、石灰的混和物做為黏築石塊的材料,這座拱橋有四個橋孔,非常堅固,近百年來多次遭遇洪水,橋墩依然屹立不搖,而橋旁設有水車時鐘,每30分鐘敲響音樂一次,頗具思古幽情。
國姓鄉同時也是客家打石的原鄉,早期客家先民就在北港溪水岸邊打石、取石,胼手胝足運用當地現有石材建屋、造橋、打造生活用具,充分展現客家民族的智慧與技術,可作為客家堅毅精神的寫照之一。
3. 北港村/阿坤香茅工坊
香茅產業於日據時期引進,早期多為客家人經營之產業,香茅蒸餾過後會產生香茅油,可用來製作香料、化妝品等商品。大約在民國40年代,台灣的香茅油產量曾居世界之冠,佔全球70%的供應量,當時,靠香茅油致富的墾民不少,甚至有「一桶香茅油換一棟華宅」之說,然隨著時間,香茅產業也開始沒落,921大地震之後更是幾乎絕跡,直至災後政府領頭發展觀光休閒農業,香茅才悄然轉身,成為國姓鄉的文化特色產業。
阿坤香茅工坊的主人劉昌坤,先人就是自香茅產業起家,震後劉昌坤便著手整理家中的器具與土地,提供參觀者DIY,讓參觀者也可以踩踏香茅草入「炊仔」,體驗其中感受,如今,阿坤香茅工坊出產的香茅油,是已獲民眾認證的好油,也是人們喜愛參觀並可實際參與DIY製作香茅香皂的休閒觀光勝地。
香茅草為多年生草本,帶有檸檬香、性溫和、具有去風濕、安神鎮定、消腫、驅蟲、防塵等多項功能,也是趨吉避邪的象徵,阿坤香茅工坊目前產品有潔身皂、精油、香茅枕、香茅膏與葉狀香茅皂,民眾若長期使用香茅產品,可安神醒腦、提振精神。
4. 北港村/茄苳老樹
茄苳樹又稱「重陽木」,因其壽命長的特色,與榕樹、樟樹同為台灣百姓膜拜的神木,在北港村就有一株茄苳老樹,樹圍6公尺,需4個大人才能環抱,樹高約20公尺,樹冠面積達300平方公尺,推估樹齡300餘年,儘管樹幹已經呈中空,但整株樹卻仍生機盎然,更有民眾發現從特定角度往樹洞中瞧,竟可窺見一幅台灣地圖,是北港村當地著名的景點之一。
5. 南港村/林屋伙房
林屋伙房為南投重要的文化指標,也是當地居民重要的公廳,建築本體保留客家傳統瓦房形式,格局完整具保存之價值。林氏族人約於西元1911年初至此地以狩獵為生,後期則以養鹿事業聞名,曾有不少政軍名人造訪,至今林屋伙房內仍掛滿歷年來受贈之匾額。
林屋聚落包括五處三合院,建築朝向均為背山面溪,建材以土埆、磚造及竹造為主,林屋伙房係國性地區保存最為完整之伙房,廳內仍設有傳統客家信仰「天神爺、阿公婆、福德龍神及褒忠義民爺」等傳統祭祀空間,當地重要活動常選於此舉辦。
6. 南港村/搶成功鹿神祭
國姓「搶成功鹿神祭」是在每年2-3月登場的重要活動,「搶成功」是因其地名所創立的競技活動,又因南港村為台灣水鹿養殖最集中的社區,而有「鹿神祭」的傳統,此二活動合併舉辦後便成為在地熱鬧滾滾的搶成功鹿神祭,於每年鹿茸收成的季節開辦,並被納入「客庄十二大節慶」中。
南港村舉行鹿神祭也有其典故,該社區養鹿歷史近百年,當年居民為籌資興建福德祠卻苦無經費,某日來了一隻帶茸水鹿,居民向上天請示後,賣了鹿茸籌到建廟的錢,爾後世代居民皆靠畜養水鹿為生,居民感念神明護佑,於是擲茭請示玉皇大帝,正式加封福德正神為「鹿神」。
▼2019客家桐花祭/南投國姓景點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