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16)輿論焦點都集中在郭台銘對蕭美琴發飆,以及郭董是否參選總統的議題上,但這場由遠景基金會主辦,紀念台灣關係法40周年的研討會上,美國幾位眾議員之間暗藏機鋒的精采對話,卻被媒體給忽略了。

來自喬治亞州的民主黨籍眾議員漢克.強森 (Hank Johnson) 提到台灣關係法時,特別提到這項法案是由當時的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簽署生效的,認為功勞簿上應該算上卡特一筆。卡特是來自喬治亞州平原鎮的農民總統,眾議員強森為同黨又是同鄉的前總統美言幾句,似乎也是人之常情。不過這樣的評論,還是讓身為台灣人的我,坐在台下聽得有點刺耳。

好在隨後發言的共和黨籍眾議員唐.貝肯(Don Bacon),立刻間接駁斥了強森的觀點。貝肯回憶40年前卡特總統宣布與台灣斷交時,他還是個15歲的小孩子,但當時他的父母非常憤怒,他的祖父母也非常憤怒,他們認為美國出賣了最忠實的朋友。

另一位民主黨籍眾議員沙魯德.卡巴赫也提出了很重要的觀點,他認為過去台美關係強調所謂的「模糊」,但他現在反對「模糊」,因為「模糊」容易造成誤判。這幾位美國友人的評論,正好提醒我們在紀念台灣關係法40周年的同時,應該怎麼樣看待這個法案,以及如何經營未來的台美關係。

台美關係 維持40年的地下情

1979年立法的台灣關係法,是在卡特政府宣布中美建交、台美斷交的同時,由美國國會所推動的保台法案。這項法案為台美之間非官方但密切的關係提供了法律的基礎,確認了美國對台灣安全的法律義務,所以對台美關係在過去40年無邦交的狀態下持續進展,的確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確實值得紀念。但是說個直白一點的譬喻,對台灣來說,這就好比一個被遺棄的糟糠之妻,感念前夫離婚後還能不離不棄地維持了40年的地下情一樣,實在是一種帶著苦澀滋味的識大體。

近來外交部舉辦一系列台灣關係法40周年的活動,在蔡政府執政的兩年多來,台美關係發展快速,可說是斷交後的最佳狀態,包括「台灣旅行法」在內的各項挺台法案簡直可用雨後春筍來形容,這都是值得肯定的外交政績,而台美關係似乎也在朝著正常化的方向前進,但是在台美關係充滿樂觀氛圍的此時此刻,台灣政府固然不能因為志得意滿而躁進,但是也不宜過度保守或自滿而錯失良機。台灣應該明確向美方表達對未來台美關係正常化的期待,並將此訂為中長程的外交戰略目標。

台美關係正常化當然不會是一年或一任總統可以完成的任務,就像中美關係正常化若從1972年尼克森訪中起算,到1979年卡特建交,也是歷經八年三任總統的醞釀才成為現實,而台美關係正常化一定會受到中國的阻撓與反對,所以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可是如果蔡總統能為台美關係正常化設定目標,為未來政府在國家戰略工作上建構框架、打下基礎,或將成為台灣涉外事務的戰略之錨。

大聲喊出台美關係正常化

雖然政府很多對美工作似乎都是朝向台美關係正常化的目標在前進,但此刻已經不再是只做不說的時候,而是應該大聲喊出,讓所有致力於台美關係的人有一個清楚的努力目標,讓美國友人知道如何為台灣發聲。同時,當政府有了清楚的目標,才能夠凝聚眾志,匯集台美關係正常化的論述基礎。

目前美國朝野普遍反中親台,所以只要台灣不過度挑釁,懂得迴避台灣獨立這樣的敏感關鍵字,就不容易被定義為麻煩製造者,因此此刻正是台灣提出台美關係正常化的最佳時機。這是一個需要大開大闔的時代,切不可因謹小慎微而坐失良機。

台灣政府可以向美方表達,台美關係正常化並不是改變現狀,反而是鞏固現狀,因為在美國與中國簽署的三項公報之中,從未「承認」台灣屬於中國,而如今中國霸權已然形成,而且對台灣的威脅與日俱增,只有建立正常化的台美關係,才能確保台灣的民主體制得以持續發展,並使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防線不致出現缺口,保障美國在此區域的利益。台美關係的友好與密切,實在必須以正常的外交關係來規範,而不是建立在越來越多的單一法案上。這些不斷出爐的親台法案,固然都是外交的突破,但它們都是兩國關係無法正常發展狀況下的違章建築,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台美關係正常化的主張,現階段看來可能遙不可及,甚至會被認為天真,但卻是台灣外交困境最可能的突破點,一旦台美關係得到突破,台灣的國際處境才能柳暗花明,甚至兩岸關係也才能取得談判的制高點。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16日出席印太安全對話論壇。   圖:翻攝郭台銘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