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社會亂象也多,如何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人每天必修的課題,新頭殼特別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推出三個專欄,由臨床心理師們執筆,為讀者們提供一塊心靈沉澱的園地,三個專欄刊出的時間分別為: 《愛情紅綠燈》: 每月 3, 13, 23 日刊出 《親情芬多精》: 每月 6, 16, 26 日刊出 《職場多巴胺》: 每月 9, 19, 29 日刊出

個子嬌小的雨柔,說話語氣總是溫和,有時聽她描述在職場上感到生氣的狀況,頂多是語氣變得較為急促、音量稍稍提高,伴隨著她口中不甚有力的「我很生氣」,不明所以的人實在很難讓人理解她的很生氣是有多生氣。「我本來就是比較膽小的人,甚至突然太大的聲響都會讓我嚇一跳。我覺得我每天要處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精神壓力很大,同事發出的聲響,例如開關門、掛電話、搬東西等等,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嚇一跳。大部份的人不會這麼大聲啊!尤其是在同事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更大聲,我都快受不了」。雨柔示範了同事的行為,在安靜的會談室,這些聲響更顯得刺耳且無法忽略。

所以,妳試過哪些方法讓同事知道你感到不舒服?「沒有,我沒說,因為我覺得說了也沒用,他個性如此,不會改變的!而且,說這個太奇怪了,我不好意思當面說別人」。雨柔的想法影響了她採取解決問題的方式,因為覺得「說出問題並不會改變現況」,即使自己不喜歡如此,卻仍選擇什麼都不做的策略。我反問,如果你不說,同事怎麼知道你不喜歡這樣呢?我獲得的回應是,「他怎麼可能不知道?!」

有時候人們會礙於情面而有困難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要說出「我不喜歡你這樣對我」、「你的行為讓我覺得不舒服」似乎有些困難,甚至自覺不好意思、認為若說出對方這樣的行為會使其沒面子,於是只能默默接受、忍耐與壓抑。偶爾一兩次可能還好,若長期下來都是用這種方式與人互動,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自我肯定訓練( assertiveness training)不是要讓我們成為一個咄咄逼人、具攻擊性的人,而是基於每個人都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權利,透過自我肯定、改變或是修正自己的認知,選擇適合的方法並學習表達自我,進而增進人際互動的品質。

1.每個人都有權利表達自我

在不傷人傷己的情境中,選擇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感受、維護自身權利,是為了讓對方可以理解我們,進而促進互動與溝通。

2.想法與行為的改變

想法與情緒影響我們採取的行為,有困難拒絕他人或是表達自己的生氣等等,有時與內在的想法,有關透過演練、討論的方式來學習自己想要表達或是表現出來的樣子,並在真實情境中執行。

3.溫和並且堅定的自己

相信自己是重要的,且能夠以清楚的方式表達自身想法、情緒,或是採取行動,同時也能同理對方,才能促進人際關係與互動品質。

作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洪梅禎臨床心理師

(本專欄由新頭殼與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合作)

臨床心理師洪梅禎。   圖 : 洪梅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