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掌打出許多爭議,其中「去蔣化」是最大的癥結所在,也是糾纏許久、揮之不去的幽靈鬼魂。問題是俗稱「中正廟」的「中正紀念堂」到底是旅遊景點?還是「神化」「威權」?促轉會去(2018)年12月提交文化部5點「中正紀念堂轉型原則建議」,其中「撤出三軍儀隊」就曾引發廣泛的討論,而「保留派」的論點最多的就是「觀光客覺得可惜」。

權威式微 只剩觀光價值?

根據台北市觀傳局的統計資料:中正紀念堂的旅客人數,2016年參觀人次695萬餘人次,隨著兩岸關係冰凍,陸客來台人數遭限縮,2017年銳減至449萬餘人次。僅管如此,中正紀念堂還是2017年台北市十大熱門觀光景點的第3名。一個偌大的園區,只剩下觀光的價值?是老蔣的「幫助」?還是想淡化老蔣的「功能」?又或者是「可有可無」?

「去蔣化」 風風雨雨

而在政治層面,中正紀念堂、中正路、蔣中正銅像、中正國際機場等,都被視為國民黨威權統治的象徵,因此「去蔣化」主張拆除或改名,如介壽路改名凱達格蘭大道、中正國際機場改名台灣桃園國際機場,但引發爭議最多的是中正紀念堂的存廢與更名。

「拆下換上」成了「勝利者」的正義

把時間倒回2007年,在當時積極主張台灣本土意識的教育部長杜正勝主導下,在中正紀念堂園區上成立「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同年5月19日進行「揭牌儀式」,同年12月6日把「大中至正」4字換成「自由廣場」。期間還以「整修」為由關閉原中正紀念堂正堂(即蔣中正銅像所在大廳)的大型銅門長達5個月。2008年1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以「空間解嚴」的概念,使用大量的裝置藝術布滿整個大廳,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名單也陳列於大廳兩側,和蔣中正銅像代表的「威權統治」相對。

2008年國民黨取得政權後,同年8月,行政院廢止《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民主紀念館復名「中正紀念堂」;計民主紀念館存在時間約1年3個月。2009年7月20日正式將中正紀念堂匾額重新掛回。但牌樓「大中至正」4字並未換回。這一段藍綠對峙紛擾,成了「勝利者的正義」,只剩新聞業多了報導題材的「惠我良多」。

「東廠」標籤毀了「促轉」

2016年蔡政府上台,2017年12月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2018年5月31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宣示「還原歷史真相、威權象徵處理、平復司法不法、重建社會信任」4大任務,但在前副主委張天欽的「除垢打侯說」,並將組織比喻為「東廠」後成為眾矢之的,到底做了什麼?完成了什麼?似乎不太「接地氣」,可以讓民眾有記憶點。這次,促轉會不講中正紀念堂的存廢或是更名,而改稱「轉型」,一再強調「不是去蔣化,而是去除威權象徵。」只是民眾如何解讀就見仁見智了。

這些人這樣說「轉型正義」

很多名人曾經對「轉型正義」議題發表過看法,《野百合同學會》聯絡人何東洪:「國民黨偷人民的錢,民進黨偷人民的歷史,兩者都是不當黨產」(2007)、前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陳芳明:「在政治操作下,所有問題都被簡化成國民黨必須承擔責任,民進黨反而成了受害者,轉型正義變質為在錯誤基礎上製造另一種錯誤」(2008)、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吳叡人:「用最粗糙性急的方式進行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不惜引發社會對立來謀取選舉利益」(2008)。

台北市長柯文哲2017年說:「現在台灣最大問題就是『我看你不順眼就把你幹掉』,批評去蔣化沒辦法解決問題」、「如果每個人都要執著於過去的某一段,只會讓這個國家更分裂」。對於蔣介石的地位,柯文哲主張給一個公平正確的歷史評斷就好,不要一開始就抱持否定的態度。

俗話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些知名人士的談話都可以輕易找到,也都有其背景因素;蔣介石的歷史功過也是一樣。而民主自由的可貴,就是你可以有你的看法,我能夠有我的想法。為什麼有些人討厭蔣?為什麼有些人願意為一棟建築的存在與否出手打人?重點在於如何掌握詮釋歷史的「話語權」,那些找不會動的銅像「斬首」、「潑漆」、肢體衝突,或是「勝利者」的正義都不是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