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今(12)日在中正紀念堂舉辦講座,也是第二場系列講座,以「我們在這裡發生故事:臺灣民主深化進行式」為題,由委員彭仁郁主持,主講人為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陳君愷,及都市政策研究者張維修,兩人分別從歷史與空間的角度,解讀「中正紀念堂」存在的意識形態。

陳君愷認為,保留中正紀念堂是一種選項,但並非「原封不動」,而是轉化原有的威權意涵。他從自己的人生經驗中指出,「國小經歷蔣介石過世參與移靈儀式」、「長大發現朋友的父親與自己的舅舅同為政治犯」以及「母親的親友為二二八受難者」,這些讓他反思整個黨國體制。

陳君愷也指出,中正紀念堂也包含野百合運動的發生,與作為各種公民運動舉行的現場。這裡不僅是過去為台灣民主奮鬥人士的聚集地也是具有權威象徵的地方,兩者共存「非常的諷刺」,因此他認為如果全面拆除具有威權象徵的中正紀念堂,其民主化的過程與記憶也會被消除。

陳君愷建議,可以在象徵蔣介石89歲的89階的台階上,鏤刻蔣介石每年做過的事蹟,就能翻轉它的意義。

張維修則是認為,中正紀念堂需要更全面地翻開層層的歷史堆積,以重新確認方向。他以歷史脈絡點出,這裡是從清朝的南門城外到日治時期軍事營區 ,而鎮壓霧社事件的山砲部隊即是從這裡出發,戰後國府則安置陸軍總部於此。因此這個空間一直是排除在居民生活之外的威權領地。

張維修進一步指出,建築物充滿各式象徵符號,從入口的牌樓、周邊綿延的迴廊、到堂體的設計構想,乃至於使用的功能內容與管理模式,都呈現出威權時代各種明說和暗喻的政治語言。因此現在正是探討中正紀念堂未來如何轉型的時刻。

彭仁郁也再次強調對中正紀念堂轉型的五項原則建議,分別為「解除現存地景之威權性格」、「銘記從威權統治到挑戰威權的歷史軌跡」、「推動人權、民主、法治相關調查研究與普及公民教育」、「規劃能夠有效履行以上原則所列舉職能之機構」、「轉型與修法過程中,應有回應轉型正義工作之過渡措施」。

此次講座吸引許多民眾到場,包含台灣政治受難者關懷協會理事長陳中統、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理事長潘信行、政治受難者家屬藍芸若女士等也都到場表達對中正紀念堂轉型的看法,也有許多民眾提供對空間解嚴議題的建議。

 

此次講座吸引許多民眾到場,現場座無虛席。   圖:促轉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