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恭逢台灣府城建城 300年,此地人文薈萃,300年來出現過無數影響台灣發展的風雲人物。迄今,台南各角落仍有許多人散發著強大的正能量,致力改變社會。本報特蒐羅 300位台南人的動人故事,串起「台南300人物誌」,讓社會各界了解,當我們環顧四周時,身邊正有一些人在公益、文化、教育、環境、藝術、產業等領域無私地付出。

吳道遠神父,遠從瑞士來的天使,27歲來台,如今已 82歲,在台灣奉獻超過半世紀,曾任台南瑞復益智中心主任,成立光明早期療育中心美善社會福利基金會,為台灣的特殊教育與早療服務做出影響深遠的奉獻,也是台南第二位因特殊功勳歸化台籍的人士,退休後仍以無盡的愛,在這塊他熱愛的土地上,呵護著他心中純真可愛的小天使們。

全站首選:陷黃金詐騙賭局 房子慘遭抵押 豐原5口命案死因曝光

1970年晉鐸神父的吳道遠,原規劃前往印度及馬來西亞,卻因故取消,主教安排他來台學中文,預計學成後再前往東南亞服務。但來台學習中文的兩年,台灣的人情味和自然美景深深吸引著他,讓他決定留在這塊土地。對藝術充滿興趣的他,還申請進入師大美術系就讀。畢業後,他捨棄外國人較多的台北,也沒有選擇瑞士籍神父較多的花東,他說:「我想去南部,認識更多台灣人,我來台灣不是為了瑞士人。」吳道遠最後選擇到澎湖服務,一待就是 13年。

在澎湖,吳道遠不僅傳福音,也運用恩賜及所學,在惠民啟智中心擔任志工,教身心障礙的兒童及青年繪畫、做勞作,這是他接觸身心障礙者的開端。早年在瑞士時,他沒有接觸身心障礙孩子的機會,在惠民啟智中心,他第一次真正近距離與特殊的孩子相處,孩子天真的笑容也感動了他,他們堅強面對挫折的鬥志,讓他決心為他們做些什麼。冥冥之中,彷彿是上帝交付他此生任務的開端。

結束澎湖的傳教工作,對身心障礙者懷抱熱忱的吳道遠,來到台南瑞復益智中心擔任主任,展開身心障礙福利工作。接掌瑞復益智中心的他備受各界肯定,他只謙稱端賴前任神父將中心打點好,他只是承接他人功勞,負責管理。但他的用心,週遭的人都看在眼裡,為了更熟悉身心障礙的服務工作,他遠赴東海大學進修特教課程,並從頭學起帳務核銷、公文書寫等行政管理事宜,再忙再累都甘之如飴。

瑞復益智中心自 1990 年開始便為 0~6歲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的嬰幼兒及家庭提供服務,透過專業團隊的照顧,幫助孩子在認知、語言、情緒等各方面的發展,有助他們能盡早與一般教育銜接,是台灣早期療育服務的先鋒。在吳道遠的帶領下,瑞復在兒童早療的服務範圍越來越廣,並在 2006年立案成立「光明早期療育中心」。

早療中心會仔細評估討論,為發展遲緩的孩子量身設計適當課程,並由老師一對一指導。例如讓孩子騎三輪車載著圈圈,騎到前方將圈圈套入立桿,訓練他的手腳協調;或是利用溜滑梯,幫助孩子在遊戲中學習爬行、站立等大肌肉的訓練。這些看似平凡的課程,對發展遲緩的孩子來說,卻需要耐心的陪伴才能有所進展。在一般的托育中心或幼兒園,這些孩子會因為跟不上而失去信心,但在早療中心,這些孩子有專業老師的指導,也提供家長居家照顧的諮詢。看著孩子的進步,甚至順利融入一般幼兒園與其他孩子同步成長,許多家長都感念在心。

隨著服務內容不斷擴增,附設於瑞復益智中心裡的光明早療中心,因超出法令既定範圍,必須成立基金會,早療中心才能繼續運作。但基金會的成立必須準備 1,000萬的預備金,還有人力等繁雜問題,為了讓早療的服務能持續下去,吳道遠毫不猶豫地接下了籌措經費的任務,四處奔走,歷經一年籌備,終於在 2010年成立美善社會福利基金會。

在瑞復益智中心服務了 18年,吳道遠原本打算將美善基金會籌備完成後,便從瑞復退休,到小型教堂擔任本堂神父。但他在身心障礙服務工作上的用心與資歷,讓天主教台南教區主教林吉男力邀他擔任基金會執行長,希望他繼續為弱勢族群服務。吳道遠接任執行長後,還發揮美術專長成立工作坊,招收 15歲以上的心智障礙者,讓他們透過手作工藝品、社區清潔維護、表現畫等課程來提升生活能力與自信。

「尊嚴,讓人人擁有。正是美善的創立宗旨,」吳道遠說:「我們不要做機構,而是據點分散,以工作坊的型態深入社區。」心智障礙者家屬常擔心他們能力不佳、無法適應社會,而被過度保護。但吳道遠相信每個人都應有自主表達的機會,在工作坊,老師會帶著學員投票決定每天的餐點,一周也會選一天讓大家動手烹煮午餐,從菜單設計、食材採購到食物製備,全由學員自己決定。

藉著活動讓心智障礙者走入社區,與人群接觸,練習表達,隨著想法被接納及生活能力的提升,這些點點滴滴累積的自信,讓學員們可以肯定自己。在工作坊裡,學員就像是家人般,自在的相處,一起進行課程的同時,空間裡的氣氛歡樂,不時傳出朗朗的笑聲。而這一切,全因吳道遠和工作夥伴始終用愛與耐心陪伴孩子成長。讓每個人都能活出尊嚴和自信。

美善基金會還接受台南市政府委託,成立台灣第一座專為身心障礙者設計的體適能中心。除了寬敞的無障礙空間,健身器材也是因應障礙者設計的款式。不同於坊間健身房裡具體育專長的教練,基金會找來物理治療師與職能治療師組成專業團隊,經由體適能評估,為身心障礙者量身打造運動計畫。該中心還推出團體課程,zumba、皮拉提斯、飛盤高爾夫等,不只有輪椅族專屬課程,連視障者也能在老師口述詳解動作及志工協助下,盡情享受運動的樂趣。運動不只改善身體健康,許多身心障礙者原本個性自卑害羞,到體適能中心運動後,臉上開始出現笑容。

吳道遠不僅照顧基金會的身心障礙者,對於無法移動的嚴重失能者,也提供到宅沐浴。對長期臥床的年長者或身障者而言,受限於居家空間設備不足與照顧者體力等因素,日常清潔只能依賴毛巾擦拭,洗澡竟成了奢侈的願望。為此,吳道遠籌募經費打造到宅沐浴車,添購日本特製浴缸及貯水、加熱等設備,由護理師搭配照顧服務員上山下海,克服各種難題,為每個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到宅沐浴的服務。進行到宅沐浴服務時,若發現經濟困難、居住環境不佳,還會主動替他們尋找資源,為他們更換床鋪,若有醫療問題,也會找來醫生為其醫治,給予全方位的照護。

從遲緩嬰幼兒、智青到臥床的長輩,在吳道遠眼中,他們每個人都是可愛的。就像多年前他以一朵花瓣折損的蓮花為概念,為瑞復益智中心設計 LOGO,「他們就像蓮花一樣,即使不那麼完整,但還是有他們的美。」他用愛讓每個人活得有尊嚴,也透過多元的服務,為台灣建立一個充滿美麗與良善的社會。

「智能不足者的教育是一件難以完成的藝術品。」接掌瑞復益智中心時,吳道遠曾在「發行人的話」如此寫下自己對特殊教育的看法。他曾說,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看到勇氣,那種奮鬥的勇氣,讓人忍不住感謝上帝。一般人可能偶爾才會碰到的艱難,身心障礙人士卻是天天時時刻刻都在面對、克服,從這些人身上,我們是得到、學習,而不是付出。

因為喜歡台灣的山和熱情的人民,吳道遠多年前就沒了返鄉的想法,因為台灣便是他的家,教會、基金會、中心夥伴和眾多需要被照護的人,就是他的家人。如今,他仍住在中心宿舍,守著用心打造的愛之國度,每天看看中心的夥伴和「小天使們」,便是他最幸福的時刻;偶爾到台南近郊的山區走走,走一段人煙罕至的鄉間小路,則是最舒心的時光。

1970年晉鐸神父的吳道遠,原規劃前往印度及馬來西亞,卻因故取消,主教安排他來台學中文,預計學成後再前往東南亞服務。但來台學習中文的兩年,台灣的人情味和自然美景深深吸引著他,讓他決定留在這塊土地。   圖:美善基金會提供

吳道遠神父27歲來台,如今已82歲,在台灣奉獻超過半世紀,曾任台南瑞復益智中心主任,成立光明早期療育中心和美善社會福利基金會,為台灣的特殊教育與早療服務做出影響深遠的奉獻。   圖:美善基金會提供

吳道遠神父為台灣的特殊教育與早療服務做出影響深遠的奉獻,也是台南第二位因特殊功勳歸化台籍的人士。   圖:美善基金會提供

吳道遠神父,遠從瑞士來的天使為台灣的特殊教育與早療服務做出影響深遠的奉獻,退休後仍以無盡的愛,在這塊他熱愛的土地上,呵護著他心中純真可愛的小天使們。   圖:美善基金會提供

吳道遠神父,遠從瑞士來的天使為台灣的特殊教育與早療服務做出影響深遠的奉獻,退休後仍以無盡的愛,在這塊他熱愛的土地上,呵護著他心中純真可愛的小天使們。   圖:美善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