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曾以「台灣企業老闆年齡居華文世界最老」為題,點出台灣企業家找不到接班人的困境。此困境更因為台灣第一代創業者多在八0年代崛起,台灣中小企業幾乎在此時、同一時刻面臨「老化」危機。

曾任達、微熱山丘執行長,現為天來集團董事長的陳來助認為:「企業接班問題,其實是國安問題。」他解釋,企業接班是全球都有的問題,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台灣一樣,需在同一時刻全面性的啟動接班潮。

翻開最新公布的《二○一八中小企業白皮書》揭露,超過五三%的台灣中小企業老闆年齡超過五十歲,其中年逾六十歲者則占一七%。

而去年,台灣中小企業家數已逾一百四十萬家、等於全台近九八%企業都是中小企業,更貢獻八九○萬、台灣約近八成的就業人數,不論家數和就業人數都創下歷年新高,可見中小企業對台灣經濟和就業人數的重要。

況且,台灣產業結構靠無數中小企業撐起綿密彈性的生產網絡,「一旦接不好,隱形冠軍就不見了、鍊就斷了,影響台灣未來一、二十年經濟,要從接班開始救起。」語氣中,陳來助十分憂心。

依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十一月中公布的《二○一八全球暨台灣家族企業調查報告》的調查,高達七四%的台灣家族企業(編按:指上市櫃公司家族持股逾二五%,或非公開發行公司家族持股逾五成,以此標準台灣多數企業都屬家族企業)計畫十年內交班。

儘管有四分之三的台灣企業主預計十年內交班,但問題來了,「發現更嚴重的數字!」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家族企業暨財富傳承服務會計師洪連盛坦言,調查結果顯示,僅有六%台灣家族企業老闆有健全接班計畫。

台灣二代接班的問題還同時伴隨著「企業升級」的管理議題。傳統企業不升級如何讓年輕人願意接班?年輕人願意來上班?父子之間的價值差異,加上「升級」的挑戰,都讓接班議題變得更複雜難以處理。

「問題是出在傳的人,不在承的人,要有那個智慧。」兩年前,六十一歲的合隆毛廠總裁陳焜耀就把董事長大位交棒給三十五歲的兒子陳彥誠,「所有成功企業經營者,不願放下身段教自己兒子,因為兒子頂撞會懷恨在心裡……跟你講半天不聽話,幾十年打下來江山,吃我的、喝我的,跟你講話你又不懂尊重老子,基本上這樣就完了。」

自己在三十六歲臨危授命接下董事長,陳焜耀回想當初接棒幾個月後父親過世,有問題沒人指導,不想讓兒子經歷自己吃過的苦,決定在身體健康、公司經營不錯時讓兒子早點接手,「商場如戰場,不見得每一場戰役都會贏。眼下我還在,妖魔鬼怪不敢靠近你,但總有一天我會離開,希望可以幫助你在護身符消失之前,練就刀槍不入的體質。」

只不過能像合隆傳承到第五代且「無痛接班」的畢竟是少數,不少台灣企業還停在「不知該交棒給誰」的階段。

為了找出台灣企業接班的成功方程式,一七年成立的「二代大學」,正是一個新嘗試。「台灣過去沒有這種『第三平台』的機制,」陳來助說。二代大學的老師都是貼身教導,像教練一樣,也充當一一二代間的溝通平台。

創新、轉型、升級、接班,正是台灣未來一、二十年的主旋律,可以說,台灣下一個十年、二十年的關鍵,就在二代身上。接班海嘯沒有共通的萬靈丹解方,但必須先正視並面對。

(本文或今周刊授權轉載 詳情請看1144期今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