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澳電廠擴建案引發爭議,綠色和平組織、台大公衛學院、中興大學工學院今天共同發布研究報告,指出若深澳電廠2025 年開始營運後,至2040年止,將造成全臺累積約576件死亡案例,其中包含約145件早死個案,深澳電廠帶來的PM2.5更將籠罩全臺,呼籲政府停止興建深澳電廠。

深澳燃煤電廠擴建案爭議不斷,雖然官方不斷強調深澳電廠低污染,但綠色和平的評估報告卻發現,深澳電廠自2025年營運後的15年,全臺將有約576人可能因罹患缺血性心臟病、中風、肺癌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致死。若以縣市來看,衝擊最高的前十名排序分別為新北市約198人、臺北市約90 人、桃園市約79人、新竹縣約31人、宜蘭縣約30人、苗栗縣約25人、臺中市24人、基隆市約21人、彰化縣約18人、高雄市約15人,全台除台東縣外均可能受到影響。

綠色和平能源專案主任張凱婷分析,深澳電廠對於PM2.5的增量雖不大,但即使是微量增幅,都會造成不可忽視的健康風險。她強調,燃煤電廠產生的PM2.5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各國政府多致力於淘汰燃煤電廠,並加速發展再生能源,而台灣政府雖然啟動了能源轉型的工程,確立「非核、減煤、發展再生能源」的政策方向,卻仍堅持要蓋深澳電廠,使得社會對於政府能源轉型的決心大打折扣。對此,政府應主動撤回深澳燃煤電廠,真正聚焦再生能源發展,才能兼顧環境永續與民眾健康。

今年三月深澳電廠環差案通過後,在地居民及輿論對燃煤電廠可能帶來的環境衝擊與健康風險屢屢提出質疑,臺電不但未在環評大會提出健康風險評估,行政院院長賴清德還公然聲稱深澳電廠是使用「乾淨的煤」。如今綠色和平與臺大、中興大學合作公布的報告,直接反駁官方低污染、低危害說法,更揭穿政府這半年來不願面對的真相。

最後,張凱婷指出,臺灣長期仰賴傳統的燃煤及核能發電,忽視再生能源發展,直到近兩年才漸有起色。深澳燃煤電廠環差案通過以來,輿論高度關注,核電作為解決方案的說法也被重新提起,使社會陷入「非核即煤」的對立選擇。事實上,不管是核電或煤電都不應是臺灣未來能源的選擇方向,使電力產業從傳統集中式發電,轉向分散式的再生能源,才是能源轉型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