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忠等新黨新秀遭到檢警調大規模搜索、偵訊,無保請回後,今天再度召開記者會,痛批綠色恐怖遂行政治迫害、打壓統派。幾乎雷同的措辭和案情發展,在國民黨還萬年執政期間,也曾上演過無數回。但如今風水輪流轉,民進黨被質疑昨是今非,難怪連綠營大老謝長廷等人也要求說明清楚案情,以免落人口實。

事實上,民進黨蔡政府上台後,逐步以不同的標準看待長期引以為傲對人權普世價值的堅持,早已有跡可尋。當年扁案延燒之際曾與多位淺綠學者集體發聲批評的顧爾德,今年3月間即在專欄質疑民進黨,從《保防法》到《反滲透法》,它們的效果就是在塑造「老大哥」,「用偉大的理由與美麗的詞藻在限縮人民的權利、擴張自己的權力」。

在這篇<「老大哥」忘了自己當年抗議國安法?>的文章中,顧爾德提到,1987年解嚴前不久,剛成立約半年的民進黨發動群眾包圍立法院,抗議政府準備訂定《國安法》。

「在當年解嚴前夕,《國安法》還是通過了。國民黨政權彷彿沒有這個法,就不能安心地解除戒嚴」。顧爾德說,而上述限制主張共產主義或分裂國土的條文,一直到2011年才刪除。

對照這段歷史,他認為,今天調查局主張訂定擴權濫權的《國家保防工作法》,或者民進黨立委主張的《反滲透法》,其實心態就像當年國民黨的心態一樣,沒有訂一個特別法就不安心。

「民進黨人,不要忘了三十年前如何抗爭、反對《國安法》。忘了初衷,就是背棄了人民」。這篇文章刊登9個多月後的昨天,檢調和警方便是以同樣的法律和「國家安全」的大帽子,橫加在主張和平統一的新黨青年黨工身上。

歷史總是有意無意地在輪迴和重演著,1991年的獨台會案,與王炳忠等人昨天被檢調警方帶走的情節,即使支持獨統互異,案情輕重有別,相隔也已26年之久,時空背景不同,但發生之初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根據維基百科,1991年5月9日凌晨,法務部調查局幹員進入校園拘提清大歷史研究所碩士生廖偉程;同日,逮捕臺大社會學研究所畢業的文史工作者陳正然、社運人士王秀惠與傳道士林銀福,指稱上列四人接受旅居日本的台灣獨立運動者史明資助在台灣發展獨立台灣會(獨台會)組織。

然而,被捕人士從未有過訴諸暴力的實際行動,不過是閱讀史明的著作《台灣人四百年史》,並曾赴日本拜訪史明,回台後協助獨台會製作、散發相關文宣。

據指出,由於1991年5月1日動員戡亂時期已經被宣布終止,台灣內部在政治上與思想上歷經1990年的二月政爭與三月學運,已呈現開放多元;而且解嚴後調查局幹員在未知會清大校方的情況下突然進入學校逮捕學生的行為,引發台灣社會與大學校園劇烈反彈。

案發當天,1991年5月9日,清大學生到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靜坐抗議。5月14日,勞動黨中央黨部發布〈反對新白色恐怖聲明〉,抨擊李登輝政府「獨台政府逮捕台獨青年,是虛偽的表現」,主張立即無條件釋放涉嫌的四人。5月15日,來自全國各大學的學生罷課並且於台北車站進行靜坐抗議活動,要求「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反對政治迫害」,直到5月20日才撤離。

在本案的修法工作上,1991年5月1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廢除《懲治叛亂條例》,而廖偉程、陳正然等四人獲得交保釋放,僅遭羈押不到九天。5月20日,知識界、社運界與民進黨發動「520反政治迫害大遊行」,要求「軍、警、特」退出校園。5月24日,與《懲治叛亂條例》有關的《檢肅匪諜條例》也被廢除。1991年9月,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鎮源等人成立「一〇〇行動聯盟」,要求李登輝政府廢除《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

在種種的政治折衝下,立法院終於在1992年5月15日三讀通過《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修正案,刪除陰謀叛亂罪處罰,在法律上落實思想自由、學術自由與言論自由。而廖偉程等人,也成了所謂的「末代叛亂犯」。

鑑往知來,朝野都應冷靜思考,捐棄成見,就現行國安法是否仍有類似當年刑法100條等不合理的地方,尤其兩岸交流頻繁,動輒得咎易生爭議,該修就修,該廢就廢。否則,今天是新黨人士被帶走,改天難保不會輪到國民黨人惹禍。而未來一旦政黨再次輪替,也才不至於有不同統獨立場的人士被搜索和法辦。對於言論自由的落實保障,理應超越統獨意識形態不能打折扣才對,切莫雙重、多重標準,甚至淪為政爭和選舉操作的工具!

1991年5月9日凌晨,法務部調查局幹員進入校園拘提清大歷史研究所碩士生廖偉程;同日,逮捕臺大社會學研究所畢業的文史工作者陳正然、社運人士王秀惠與傳道士林銀福,指稱上列四人接受旅居日本的台灣獨立運動者史明資助在台灣發展獨立台灣會(獨台會)組織。   圖:翻攝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