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恆春核三廠2號機將於5月17日除役,台灣將進入非核家園,但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核管法)第6條修法,意圖鬆綁老舊核電廠重啟門檻,繞過安全審查,為核三廠等老舊核電重啟鋪路。對此,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今(12)日晚間舉辦「反對核電重啟,拒絕草率修法」晚會,呼籲立法院審慎面對核電重啟議題,不應在缺乏風險與成本討論的情況下倉促修法。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表示,核電不是穩定能源的保證,而是潛藏巨大風險與世代不正義的技術。今天來自環保團體、公民團體、第三勢力等代表,在立法院旁的濟南路召開記者會,共同嚴正反對倉促修法與老舊核電重啟。民間團體共同主張:核電不是解方,而是危機的開端。
民進黨立委張雅琳指出,《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是攸關台灣是否能安全延役核電廠的重要法案。它牽涉的不僅是能源政策,更關係到全體國人、尤其是核電廠周邊居民的生命安全。然而這次修法,藍白聯手,草率將草案送出委員會,完全漠視民進黨立委所提出的針對核安與核廢料的實質討論。請問,核電延役的安全標準在哪裡?請問,新增的用過核燃料要放在哪裡?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謝志誠強調,長年鼓吹核電的「核電幫」,趁國會藍白過半,意圖復辟核電。但藍白提出多個版本卻自相矛盾,在3月與4月兩次委員會審查,只留下「保留,送院會處理」8字結論,顯示他們對條文內容本身都無法形成共識。現在卻意圖在5月13日院會強行表決,這樣的修法充滿黑箱疑雲。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林冠伶說明,目前核電佔全台發電比例僅剩4.7%,核電從原料開採到廢棄處理,對原住民族及地方社區造成長期犧牲與環境風險。根據美國Lazard發布的平均化發電成本(LCOE)報告,自2013年起,核電成本已高於太陽能,2024年最新資料更顯示,每度核電成本為太陽能的近3倍。台灣應堅守民主與能源正義的價值,拒絕危險、昂貴又不義的核能。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吳碧霜執行長指出,堅決反對老舊核電廠延役與威權時代錯誤能源政策的復辟。一旦發生核災,花再多錢也無法還原家園。核廢料幾十年來依然原地堆放,完全無處可去;各地都抗拒設置核廢場,證明台灣根本沒有處理核廢的能力。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秘書長何語蓉批評,在野黨推動《核子設施管制法》修法的過程極為草率,從委員會不記名表決、跳過黨團協商,直送院長協商,幾無公共討論。部分修法版本竟然主張核電延役可以「不需安全審查」、「任何時候都能申請」,這種鬆綁方式簡直是「為了延役而延役」。呼籲朝野政黨回歸程序正義,尊重科學與專業,聽取人民的聲音。
綠色和平專案經理古偉牧指出,台灣正在邁向「非核家園」的重要關鍵時刻,任何試圖開倒車的修法行動,都是對違反民主程序、對世代正義的漠視。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再次呼籲:停止倉促修法、停止延役核電,回到全民參與的能源轉型路上。唯有安全、永續與公正,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能源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