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舉辦「看見多元性別攝影比賽徵件活動」,經過一個多月的徵件期間,原以為這類冷門的攝影主題投件數恐怕不多,卻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參賽稿件如雪片飛來,吸引近百件優秀攝影作品參賽。最後經過七位性平與攝影專家學者的評選後,選出21件獲獎作品,將於台北市萬華區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讓民眾透過攝影展覽看見多元、拒絕歧視,提升社會對於多元性別的認識與尊重。

由行政院性平處舉辦的看見多元性別攝影比賽,共有三個徵件主題包括「同志家庭」、「跨性別者」、「雙性人」,藉由攝影師的視角與鏡頭來捕捉同志家庭平凡卻深刻的生活場景,同時搭配短文記錄跨性別者在面對性別認同時的心路歷程。

由於參賽作品比預期還要多,而且作品皆相當優秀,性平與攝影等七位專家學者在遴選時,以五階段進行評分,過程相當嚴謹,最後選出前三名作品,與優選8名,佳作10名。

其中第一名作品,「同志家庭的日常」,一張照片要怎麼打動人,因為裡面有故事;在彩虹旗下,一段經歷了30年的感情,就像深海中美麗又珍貴的珍珠⋯又一次的圓滿達成彩虹般的愛情記錄, 見證了一段「執手30年」從黑髮到白髮的故事⋯同志身份的攝影師-周周感性的說,向兩位主角表示最誠摯的感恩與驕傲! 謝謝他們願意站出來,讓大家看見,同時也感受到這份信念!讓在同一個世界裡的我們,一起努力!充滿著信念!因為愛,戰勝一切!

第二名作品,「面具下的真相 」,其意涵是,在道德輿論之間,讓許多雙性戀者選擇躲在面具後隱藏自己。

第三名的作品「快樂同行」,平常看到的伴侶盟理事長許秀雯律師及伴侶盟秘書長簡至潔大多是在新聞報導或是同運集會場合裡,多半是她們比較嚴肅的表情。這張照片是去年同志大遊行無意間拍下的,兩位應是遇到久未謀面的老友而難得展現出特別開心的姿態。 同志家庭的日常生活與一般異性戀大眾並無不同,一樣會有喜怒哀樂、一樣會遭遇到生活中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壓力,我們是真真實實的存在於這個社會裡,並不會因為同志的身份就得到優於其他人的特殊待遇。但如今,同志家庭成員盡了每個國民該盡的義務,卻因缺乏法律層次的保護,導致同性伴侶間無法和異性戀家庭享有一樣的權利,舉凡異性配偶間最基本的權利,包含婚假/喪假/家庭照護假、孩子撫養權或親子關係認定、報稅及財產的處理分配、伴侶過世後的繼承權、或離異後法律上的責任義務等等,同性伴侶間都沒有法律適用。無論去年畢安生老師事件或是日前薇薇安老師事件,都再三證明同志家庭的日常生活多麼需要和其他國民一樣受到國家法律的保障。 希望在婚姻平權的道路上,每個同志和其伴侶都能微笑同行,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別讓畢安生老師或薇薇安老師的不幸一再發生,期許同志家庭的日常生活不再只充滿悲情、大家都能開心帶著微笑快樂同行。

這21幅獲獎作品將於12/22(五)至24(日)於萬華剝皮寮(萬華區康定路173巷13號、15號)展出,並在首日下午舉辦攝影比賽頒獎典禮,民眾當天有機會在現場遇到得獎者親自為作品進行導覽介紹,典禮結束後,有一場多元性別者對談沙龍,主辦單位邀請到同志與跨性別來賓,分享個人因為多元性別身分於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酸甜苦辣,邀請民眾於三天展期,一起走入展場、認識多元性別。

活動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106genderequality/

平常看到的伴侶盟理事長許秀雯律師及伴侶盟秘書長簡至潔大多是在新聞報導或是同運集會場合裡,多半是她們比較嚴肅的表情。這張照片是去年同志大遊行無意間拍下的,兩位應是遇到久未謀面的老友而難得展現出特別開心的姿態。    圖:楊奇瑋/攝

第二名作品,「面具下的真相 」,其意涵是,在道德輿論之間,讓許多雙性戀者選擇躲在面具後隱藏自己。   圖:陳文欽/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