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什麼時候會被人工智慧AI) 取代?」這個被熱議的話題近年來一再成為焦點,不過最近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美國三院院士Michael Jordan表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真正稱得上「智慧」還言之尚早:「現今的我們並非處於一個人工智慧的神奇大爆炸時代。我們可能還要再花上百年時間,才能把這座高樓建起來。」

根據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張益肇分析表示:「現階段,AI發展的核心就是數據,沒有數據,就沒有現在的人工智慧。在各行業的一線都積累、沉澱了大量的數據,如果可以進行有效、充分地利用,那必將帶來行業的變革。在微軟看來,AI領域的學術研究也必須要與各個行業緊密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碰撞出跨界創新的火花。如今,金融、物流、零售、製造、醫療等行業都呈現出AI深度滲透的趨勢。」

目前在華爾街,用機器設定股票期貨的買賣點、系統自動交易等已經是新常態,AI早已成為金融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的殺手級技術;無論在街角,還是在互聯網上,社區銀行服務、個人消費還貸等服務,也因為AI元素的滲入而越來越便利。它們的共同點則是利用大量數據去分析收益節點和金融風險,數十億美金的投資有風險,個人消費貸款亦有壞賬可能,金融機構要做的就是從可以得到的數據中,去決定如何投資以及如何降低風險。

張益肇近一步分析:「極大豐富的數據和訊息是這個時代最大的饋贈,而它們也正在顛覆著最常見的金融場景。例如,個體借貸人的任何數據都可能透露關鍵信息,哪怕是發佈的朋友圈、運動手環的定位,都可以成為訊息來源;面對層出不窮的理財、保險新產品,到底哪款最適合自己,可能專業的理財顧問、保險諮詢師也未必能馬上給出最貼切的答案。一端是數據和信息的爆炸,另一端是有效訊息的分析、總結和傳達受阻,在用戶與服務提供商之間的訊息鴻溝,就是AI在金融行業很有潛力的切入點。」

由於機器更擅長數據的記憶和整理,要讓它們更具智能,擁有更強的分析能力,便是AI現階段的目標。為不同的客戶推薦適合的理財、保險等金融產品,提供「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務,在未來幾年,將會有非常巨大的想像空間。

張益肇認為,在金融行業的後端,AI發展的空間同樣巨大。類似「過去50年之間利息上漲0.5%對整個市場有怎樣的影響?」這樣看起來不算複雜的問題,對於人類來說,也許只有資深分析師才能清晰闡釋,但人工智慧卻可以通過對比時間軸數據,快速挖掘相似歷史情境下的類比模型,甚至進行分析和預測。這兩者間的差別在於,分析師要得出這樣的模型,可能需要數十年的從業經驗,而AI卻可以在行業專家的幫助下快速打通領域邊界。

幾年前印度洋的海嘯,讓泰國很多城市都遭受了洪水災害。而不為人知的是,海嘯衝擊的不僅僅是普通民眾的家園,全世界的PC供貨量也因此受到影響,這是因為泰國是不少PC配件的製造產地。一般來說,海嘯洪水與PC供貨量之間的關係,大家不會輕易察覺,但卻是實際存在的,張益肇表示,對於這類隱秘的內在關聯,行業分析師完全可以利用AI和大數據去洞見,並做出相應地判斷。

面對千變萬化的人工智慧的神奇大爆炸時代,張益肇認為:「在現實世界中,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如何加入更多變量,在更廣的範圍內,建立更合理的模型,這些也都是金融AI正在探討的問題。」

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張益肇。   圖:台灣微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