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代作家中,已世詩人、作家余光中的影響力深入國高中;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的教科書目錄,余光中的詩文在國高中國文教科書中就收錄了八篇詩文,其中國中三篇、高中五篇,在教科書中僅選的一篇散文為《我的四個假想敵》,從這篇散文中,可以看到有四名女兒的余光中所流露出的父愛,尤其是當女兒漸漸成長,一旦開始有了追求者;作為女兒的前世情人,父親的心裡難免把女兒的男朋友當成「假想敵」,總是會拿來比一比。

余光中在《我的四個假想敵》一文中描述了作父親的感受與處境,頗為有趣:我未用太空艙的凍眠術,一任時光催迫,日月輪轉,再揉眼時,怎麼四個女兒都已依次長大,昔日的童話之門砰地一關,再也回不去了。四個女兒,依次是珊珊、幼珊、佩珊、季珊。簡直可以排成一條珊瑚礁。珊珊十二歲的那年,有一次,未滿九歲的佩珊忽然對來訪的客人說:「喂,告訴你,我姐姐是一個少女了!」在座的大人全笑了起來。

余光中的文章中,生動描寫了家裡是「女兒國」景象 : 我對廣東男孩當然並無偏見,在港六年,我班上也有好些可愛的廣東少年,頗討老師的歡心,但是要我把四個女兒全都讓那些「靚仔」、「叻仔」擄掠了去,卻捨不得。不過,女兒要嫁誰,說得灑脫些,是她們的自由意志,說得玄妙些呢,是因緣,做父親的又何必患得患失呢?何況在這件事上,做母親的往往位居要衝,自然而 然成了女兒的親密顧問,甚至親密戰友,作戰的對象不是男友,卻是父親。等到做父親的驚醒過來,早已腹背受敵,難挽大勢了。

而余光中入選教科書的新詩部分,有:〈灰面鷲〉、〈雨聲說些什麼〉、〈等你,在雨中〉、〈尋李白〉等都是既有意境,又有啟發性的新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