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會諮詢委員林峯正8日正式接任行政院黨產會主委,由於7日這項人事案公布後,林峯正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上任後,「針對國民黨附隨組織的認定是未來的工作重點」,並且強調,未來黨產會將「上窮碧落下黃泉」,完成轉型正義的最後一哩路。林峯正「上窮碧落下黃泉」的談話,被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在臉書撰文批評,根本就是武俠小說裡要追殺「殺父仇人」的情節。
洪孟楷並指林峯正的父親林時機,曾任國民黨報《中華日報》社長,林峰正這意的談話,等於否定過去其父親擔任黨職的正當性。洪孟楷的比喻,雖然不倫不類,但從歷史文獻來看,國民黨黨報《中華日報》的確是搶奪國產而來。
事實上,《中華日報》不但建築基地是接收日治時期的《台灣日報》(前身為《台南新報》),連印刷相關設備也接收日治時期《台灣新報》,改名為《台灣新生報》一半的設備,《中華日報》可真是貨真價實的國產。
《台灣日報》的前身《台南新報》,是1899年由日人富地近思所創辦,原名《臺澎日報》,連戰的祖父連橫與台南士紳胡殿鵬(字南溟,少補博士弟子員、台南稟生),都曾擔任《台澎日報》記者,共主筆政。1903年,該報擴充資金後,改名《臺南新報》,與《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新聞》並稱為日治時期臺灣三大官報。
1937年4月,因中日戰事緊張,日本當局下令所有報刊停止漢文欄,《臺南新報》也更名為《臺灣日報》,至1944年3月又與《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新聞》、《興南新聞》(前身是《台灣新民報》,唯一台灣人創辦的報紙)、《東臺灣新報》、《高雄新報》6家日報,合併為《臺灣新報》; 1945年戰後,國民政府指派陳儀擔任台灣長官,並進行接收日產工作,《臺灣新報》由青年黨人李萬居負責接收,並改名為《台灣新生報》。
不過,以書生性格接收《台灣新報》的李萬居,一開始並不順遂,在接收過程中,台灣行政長官陳儀對於《台灣新報》接收與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意見不一,中宣部希望接收《台灣新報》器材設備創辦台灣《中央日報》,以做為黨的喉舌,但陳儀並不同意,陳儀與黨中央雙方因而有了衝突與不愉快。
時任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祕書的歷史學家沈雲龍,對《台灣新生報》接收過程有以下描述:「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對於接收『台灣民報』(按應為台灣新報)後,長官公署改為新生報,並聘請青年黨人李萬居為社長,至感不滿,乃以台灣須辦黨報為由,強令分與台灣新生報的印刷機器之一半,命特派員盧冠群籌備《中華日報》,陳則以該報須設在台南為條件,免在台北與台灣新生報發生衝突,最後雙方勉強接受,打開僵局」。(沈雲龍 1988:8)
僵局雖然打開了,但國民黨中宣部對陳儀未予支助,也所有不滿,《中華日報》創報社長,也是中宣部特派員盧冠群在「中華日報一瞥」書中回憶這段歷史說:「回想兩年前創刊的時候,真是使人有些寒心,當初我們接收了一些殘缺不全的機器,和一棟站在室內可以仰望天空的屋子,在台南荒涼的瓦礫堆裡開始發行,這種寒傖無助的情景是不難想見。……….,而員工的生活更是困苦,待遇連長官公署的一半都不到,……..。」(廖風德,1995:220-221;盧冠群,1972:183-184)。
沈雲龍也談到陳儀對媒體積極掌握,讓中央對其有所不滿,除了陳儀在媒體接收與國民黨鬧得不太愉快外,他大量進用青年黨人,包括當時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主委夏濤聲、秘書沈雲龍、《台灣新生報》社長李萬居、朱文伯等重要宣傳幹部,都是青年黨人,這樣的政治氛圍,在1947年二二八事變之後,李萬居險遭逮捕,最後在《台灣新生報》的地位也被架空,不得不離開,轉而創辦《公論報》。
從歷史來看,李萬居接收《台灣新生報》時,機器設備已被國民黨要走了一半,作家魚夫在《天下雜誌》的「獨立評論@天下」專欄--〈黨產收回國有了,卻是個爛攤子─重繪台南的台灣日報社〉(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194/article/2688)一文,也提到,《台灣日報》在1937年4月增資時,將社址搬到台南火車站前,新報社的大樓,相當宏偉:
「佔地面積9百19坪2合2勺2材,建築坪數為1039坪5合8才;建築樣式為近代復興式;本館構造為「煉瓦造銅亞鉛板葺」的二樓建造,這應是磚造,以銅、亞鉛板為屋頂的建材構造;工場構造為鐵筋水泥;其各室配置有營業室、接待室、圖書館、閱覽室、電話交換室、書庫等;附帶設備有共電式私設電話及交換機、搬運用昇降機、水洗式廁所(應是今日的油水馬桶);設計者為尾辻國吉,施工者是湯川鹿造。」
戰後,日本人離台,本來應該歸屬為國家所有的《台灣日報》建築,因為國庫通黨庫,國民黨接收作為《中華日報》社址,盧冠群抱怨社址漏水、機器不全,看起來很似委屈,但該黨免費取得國產,其實是得了便宜又賣乖,魚夫一文也指出,1981年底,《中華日報》和「尚業營造工程」公司合作,拆了原建築,花了五年多的時間,到1985年將原址改建為現在的「中華國賓商業大樓」,尚業營造又將工程外包給另一家「常富營造」,總工程款約兩億六千萬中,有一條六千七百萬元拒付,於是雙方打起了官司。
洪孟楷批評林峯正,否定過去其父親擔任黨職的正當性,更毀壞其父親名聲,真是嚴重了,而以武俠小說裡要追殺「殺父仇人」來詮釋林峰正「上窮碧落下黃泉」的談話,反而被國民黨開除黨籍的前發言人楊偉中諷刺用錯典故,楊偉中說,「上窮碧落下黃泉」語出白居易長恨歌,講的是纏綿情愛,根本不是武俠小說,也不是打打殺殺。
他更舉前台大校長傅斯年的名言:「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來糾正洪孟楷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講,「結合考古材料與歷史研究,窮盡力量找新資料,讓證據說話,真的也不是在搞仇殺,而是研究的基本精神。」
洪孟楷不但不懂台灣報業史,連中國古文也沒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