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看守所輔導科長表示:傳統教條式的教化往往難以讓收容人接受,收容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知道我知道』;然而卻無法自律或是以『我不過是很倒楣、不小心、不注意』;來塘塞解釋自己錯誤的行為。 如何透過各種形式的教化,扭轉收容人的認知與價值觀,是輔導工作的一大功課。 引進各種教化資源也是所方的努力方向。
南台灣屏東的潮州小鎮孕育了兩個國寶級的傳統藝術團體,一個是明華園歌仔劇團,另一個則是創立已經超過半世紀的蘇家班明興閣。

明興閣的團長蘇明順先生,自八歲開始接觸傳統藝術,十八歲正式創立明興閣劇團,更獲封為「潮州的國寶」目前已傳承至第二代由公子蘇俊榮接棒。
 
屏東縣「明興閣布袋戲團」於一九五七年成立至今,現為屏東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掌中布袋戲劇團之一,於4月24日受邀進屏東看守所以戲劇教化收容人。

明興閣團長蘇俊榮特別表示,布袋戲偶白賊七仔的角色很符合現實人生的寫照, 會進入看守所表演公益節目,也是自己從事地方民俗表演的一大突破,希望自己拋磚引玉重視收容人的生命品德教育,讓布袋木偶戲的社會功能進一步發揮。
 
屏東看守所統計發現,到今(106)年3月底為止,在監受刑人罪名分別以毒品罪316人占46%最多,公共危險罪206人占30%次之,而二者合計有522人、76%之譜。

該所輔導科長表示:傳統教條式的教化往往難以讓收容人接受,收容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知道我知道』;然而卻無法自律或是以『我不過是很倒楣、不小心、不注意』;來塘塞解釋自己錯誤的行為。 如何透過各種形式的教化,扭轉收容人的認知與價值觀,是輔導工作的一大功課。 引進各種教化資源也是所方的努力方向。
 
掌中布袋戲,近距離的表演讓收容人感到親切,親近。明興閣此次進入所內,以布袋戲做角色扮演,演繹人生各階段行為,收容人在卸下心防的同時更能夠接受其中教化寓意。 此次戲碼,劇中人物白賊七雖劫富濟貧,想藉由口舌爭辯想扮演正義的角色,惟其品格仍流於顛倒是非,愚弄人民,最後經過閻羅王審判後,仍流落畜生道,投胎在道教的祭天法會中的大豬公任人宰殺,如此的因果報應。
 
整個活動中,明興閣團員表演幽默風趣,插科打諢,趣味十足,不僅將布袋戲木偶的雕刻、縫製、人物、手法及野史等作一番介紹,並提供布袋戲將來演出參與之機會,希望收容人都能習得一身好技藝,出所後能找一份工作,如此才能安居樂業。最後「白賊七仔來去屏東看守所」在一片和諧歡笑聲中謝幕。

明興閣的團長蘇明順先生,自八歲開始接觸傳統藝術,十八歲正式創立明興閣劇團,更獲封為「潮州的國寶」   圖:游宏琦/攝

如何透過各種形式的教化,扭轉收容人的認知與價值觀,是輔導工作的一大功課。    圖:游宏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