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力推的「新南向政策」相關計畫,5日上午正式出爐,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表示,目標將鎖定東協10國、南亞6國,以及紐西蘭、澳洲等18國,當中以東協加印度共19億人口的內需市場最可觀,未來會由行政院下設經貿談判辦公室執行相關業務,透過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以及區域鏈結4大面向,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

行政院5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並由馬政府時期曾擔任經濟部長的政務委員鄧振中,以及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一同說明。鄧振中強調,此次計劃將整合各部會、地方政府、民間企業、NGO、海外僑民及台商組織等國內資源,政院會在執行過程中扮演督導角色,進行廣泛的溝通協商。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新南向政策」將分成4大面向,包括: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及區域鏈結。其中,在經貿合作的工作主軸上,會改變過去將東協、南亞等國視為出口代工基地的策略,以擴大產業價值鏈的整合、加強內需市場連結與合作基建工程,來建立新的經貿夥伴關係。例如成立旗艦團隊,與第三國廠商進行策略聯盟,輸出台灣電廠、石化、環保等基礎建設的相關經驗。

在人才交流上,教育部將會擴編獎學金,招攬東南亞國家學生來台就讀,在人數上,預計每年成長20%,到2019年將會有5.6萬名「新南向」國家學生來台。在新住民方面,也將推動國中小新住民語文教學、鼓勵台灣大專院校強化東南亞語言,以及區域貿易人才培育,而台大已經規劃到馬來西亞設置分校。另外,在產業人力方面,針對外籍移工將研議建立點評制度,符合條件者可以延長居留年限,並簡化來台申辦程序,協助國內企業尋才。

在資源共享上,則是運用文化、觀光、醫療、科技、農業、中小企業等軟實力,爭取雙邊及多邊合作機會。其中,在文化方面,會藉由廣電影視及線上遊戲,來行銷台灣的文化品牌;觀光方面,則會放寬東南亞國家來台觀光簽證,並建立穆斯林旅遊的友善環境;農業上,會成立「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以國家品牌擴展海外市場。

區域連結方面,則是改變過去的單打獨鬥模式,透過民間團體、僑民網絡以及第三國力量,來促進區域安定與繁榮。

鄧振中表示,在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成立前,將以經濟部現有經貿談判辦公室的人力作為基礎,來處理對目標國的協商工作,目前會先全力發展與目標國之間的關係,沒有聯手目標國進軍其他市場的構想,未來在適當時機,則不排除與對岸展開新南向相關議題的協商。

高仙桂指出,新南向政策共編列42億元經費,此次計劃與以前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涉及的面向更多元,過去僅限於科技、農業及人力等面向,這次則是擴展至醫療、文化及觀光。另外,政策將包含各地方政府、海內外團體組織,因此涉及的經費資源也將不只42億元。

外界擔憂,新南向政策提出後,在台灣勞資關係日趨緊張的情況下,是否將會加速產業出走?鄧振中表示,不會讓「我們想要留在台灣的企業,因為新南向把它推出去」這種結果發生,而前進東協、南亞等國家的企業,如果能將國際佈局做好,對它在台灣的運作會更健康,因此,不會有加速出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