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北市交通問題,交通局長鍾慧諭4日上午11點接受POP Radio電台節目專訪時指出,其實內湖的公共運輸系統「先天不良」,內湖跟信義計畫區是比較晚期的規劃,所以軌道系統不足,但內湖有便利的高快速道路系統,所以短期計畫希望在年底前,把快速公車開進去內湖,即讓公車開上高速公路,希望今年底可以實施。

鍾慧諭表示,過去市府曾提到,會在9個月提出改善方案,而真正的事實是5年內不會有新的橋、軌道系統,所以道路面積是固定的,如果有這麼多人要進去,就是把車輛數減少。她指出,日前為什麼會提出高乘載的提議,是因為經過調查,有70%進去內湖的人都是一個人開車,若是有2至3成的車子是2人或2人以上進去內湖,車輛就會減少。

對於媒體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對高乘載政策很害怕,鍾慧諭說,這些事情在台灣各地都不曾做過,第一個做的就會面臨大家的質疑,但是市長沒有質疑,而是說不然先測試2、3個月就知道結果;至於內湖的短程交通改善計畫,鍾慧諭說,從去年開始就做了像是號誌調整、將分隔島打掉等簡易工程,搭配警察在路口維持交通,此外在舊宗路也做了調撥車道,成效比較好。

此外,鍾慧諭說,希望在年底前,可以把快速公車開進去內湖,就是讓公車開在高速公路上,因為大部分公車都是走市區道路,所以已經申請了好幾條從新店、汐止發車的公車,可以開快速公車進去內湖,希望在今年底以前可以實施。

鍾慧諭接著解釋,這也要看民眾願不願意,在上、下班的尖峰時段,在高速公路上弄一條道路出來,讓高運量的系統擁有優先權,可以運送更多人,交通局現在也在跟內湖工作的人和當地居民溝通。

至於長期改善計畫,鍾慧諭說就是要新增新的軌道系統,但這些大概都要5到6年,希望8年內可以解決,要新增新的硬體建設,還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在硬體建設無法改善時,才會從管理面進行改善,假如大家願意調整部分交通行為,還是可以看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