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近期持續飆漲,連兩個交易日「飆破 1元」、走勢驚人,今(5)日兌美元匯率突破 30元大關,漲幅創 1988 年至今最高漲幅,雖出口商壓力倍增,但對於計畫赴海外旅遊的民眾來說卻是好消息。新台幣兑美元、日圓出現「甜甜圈」價,吸引了大批民眾換匯,也使多家網路銀行 App 早上出現「塞車」、登入延遲等情況。

這波美元走弱,令新台幣成為「最強亞幣」。新台幣兌美金匯率今日以 30.91元開盤,不到半小時持續走升至 29.52元。至中午 12 時,據台銀公告牌告即期匯率,台幣兌一美元來到 29.86元;台幣兌一日元達 0.2055元。根據記者實測,這波換匯潮,導致中信銀、兆豐銀、國泰世華CUBE、台新Richart 等多家銀行網銀 App 登入時出現轉圈圈的畫面。

兆豐銀行則表示出現「大塞車」,但無法確認是換匯而引起;玉山銀表示是因換匯及登錄大增,約上午11時「已經恢復正常」;國泰世華銀則表示「客戶查詢匯率狀況高於平日量能」,已積極處理來維持系統穩定。

財經節目主持人阮慕驊於臉書指出,認為這次美元貶值、非美貨幣急升的核心,在於四點關鍵:

  1. 美國聯邦擁有 37兆美元的債務,以每百日 1兆美元的速度增加,美國勢必扛不住,這種債務負擔不可持續
  2. 美國的雙赤字(政府赤字、貿易赤字)是全球融資的結果
  3. 全世界長期認定美債為無風險(三大信評公司最高評級),美國十年期國債殖利率因此成功全球金融資產的錨定
  4. 美債 37兆美元,73%為可流通債券,其中 40%為美國以外持有,60%為美國境內持有(包括 Fed 持有)

基於上述 4點因素,推導美元將長期貶值的態勢為:因美國財政、債務不可持續,美國政府必須處理,否則持續拖延恐更麻煩;美國將債務轉嫁為美國及全球共同承擔:關稅是第一步、美元貶值(債務通膨化)第二步、及不排除有後續第三步的可能性。

   圖:截自中信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