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國會1日開議,新政府也將於5月20日上任。不僅中國、美國與日本仔細關注新政府的動向,遠在南亞的印度也相當留意。新德里「金磚國家研究所」(the BRICS Institute)的聯席所長哈席雅(Namrata Hasija)便分析,台灣的新政府將可與印度成為有效的夥伴。

哈席雅1月30日刊登在《歐亞評論》(Eurasia Review)的分析報導留意到,蔡英文在競選時清楚地揭櫫未來的外交政策,要與東南亞以及印度半島國家發展關係。蔡在2015年9月22日民進黨29年黨慶時曾表示:「另外一個我們重視的國際議題,是深化與東南亞及印度的關係。我很高興在此宣布,民進黨政府將在未來推動『新南向政策』」。

哈席雅指出,東協與印度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2個經濟體,強化對印度整體關係,是台灣自然的選擇。蔡英文不是第1位想要與印度強化關係的民進黨人;早在扁政府時代,台灣就曾提議要與印度建立軍事與戰略合作關係來抗衡中國,只是當時印度並不積極。

然而,台印雙方的經濟與文化聯繫在這幾年來頗有進步。台灣吸引許多印度人,特別是學生,前來發展。晚近印度留台學生人數顯著增長。2005年起,印度許多軟體公司也招募台灣高科技人才。台灣與印度的雙邊貿易在2001年到2010年間成長6倍,從11.23億美元激增到64.7億美元。

2013年起,有70餘家台灣企業在印度投資。印度電子半導體協會(India Electronics and Semiconductor Association, IESA)與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在2015年3月22日簽定合作意向書。

哈席雅指出,台印關係在這些基礎上持續成長,尤其是在民進黨新政府的積極態度下,將更緊密聯繫。

哈席雅在結論時指出,對印度當局而言,強化與台灣的關係有很多的好處。印度的「東望政策」(Act East Policy)將得以進一步發展。印度為了戰略與安全的需求,已經與韓國、美國和日本簽定許多協定,並且支持南海自由通行權。控制太平島的台灣,扼守著南海的東北方出入口,不僅可以增進印度在東亞的利益,也可以牽制中國在東亞的力量。如果印度能夠把台灣列入戰略考量,將使雙方同蒙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