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自己如果坐在原地不跑,我們不能期待別人還跑得很慢」,對於外界有聲音指出馬政府以中韓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將嚴重影響台灣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是恐嚇人民之舉,經濟部長杜紫軍今(13)天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做了這樣的回應。至於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則針對外界質疑政府提出3種不同數據混淆視聽反批,「外界先生」如果看報紙不看裡面,只看標題的話,就不會知道那3個數據,每個都是非常清楚的,如果只看3個數據就來做這樣批評,那麼「沒什麼好回應的」。

「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這幾天,馬政府所發動的媒體攻勢,誇大渲染中韓FTA將對台灣產業造成衝擊,有3個數字版本,完全經不起檢驗。據了解,所謂3個數字版本指的是,中韓週一(10日)宣布簽署FTA當天,其對台灣經濟可能受到的影響,杜紫軍當時說735億元,經濟部次長卓士昭說2600億到6500億元之間,工業局則說從900多億元到2千多億元不等。

對此,孫立群說,「外界先生」(沒特別說明是誰)如果看報紙不看裡面,只看標題的話,就不會知道那3個數據,每個都是非常清楚的;如果只看3個數據就來批評,那麼就叫「外界先生」,「我想,這沒什麼好回應的。」

至於在外界甚至連馬政府都不完全清楚中韓FTA內容時,相關單位所做的衝擊評估是否過於誇大?杜紫軍說,任何國家進行類似的經貿談判,在簽署之前都不會公開給大家看,所以過去在服貿協議談判上,政府被罵「黑箱」,其實中、韓談FTA也是黑箱作業。

而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昨天表示,中韓FTA對台灣影響不大,不應瀰漫悲觀情緒,不然可能會被誤導,台灣沒這麼孱弱。對此,杜紫軍則反駁,那是因為台灣17年前在WTO的架構下,簽署資訊科技協定,所以很多國家對台灣的IT產業都有降稅優惠,但杜紫軍強調,中韓簽署FTA,受影響最大的會是台灣中南部的傳統產業。

至於外界有人說,不要理別人,只要守住台灣的小確幸,不要做任何事情,中韓也照樣會簽署FTA,台灣躺著也會中槍。對於這種說法,杜紫軍也相當不以為然。

杜紫軍說,中韓FTA簽署後,一般都會有國內程序,據政府了解,韓國會經過他們的行政部門,類似台灣的行政院會通過後,再送到國會審議,審議通過後,雙方就會開始實施,這不是5年以後才會實施的意思,所有的降稅都會根據各個項目不同,而有先後順序,經濟部評估的數字是以總體評估為主,它是根據所有項目都降稅後所做的評估;就個別產業而言,會就其競爭力強弱來討論,並非單純看降稅與否,以同一個降稅項目而言,如果台灣很強,韓國不強,這部分就算降稅,影響也不大;如果這個項目韓國比台灣強,或者台灣和韓國在伯仲之間,降稅就變成關鍵因素,不能一概而論。

杜紫軍強調,有人說,「中國是逐漸降稅,所以不急」,台灣和中國談完ECFA貨品早收清單的時候,也是逐年降稅,有一部分產品會立即降稅,大部分產品都還是會用逐年降稅的方式,這是國際上所採用的慣例。他再次強調,「很多事我們不能期待人家剛剛達陣開始跑,可是我們一直坐在這裡不跑的話,這個問題才是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