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在台的製造類外勞(含製造業與營建業)共有30萬餘人,相當於台北市大安區所有的人口數;當中,又以印尼籍的移工佔22萬人為最多。對照2013年勞動統計年報數據,過往4年每1年光產業類外勞就有近千人發生職災,因職災死亡的移工過去3年每年也有2位數。

長期處理移工職災案例的台灣國際勞工協會(以下簡稱TIWA)政策研究員陳素香受訪時表示,移工在台灣所遇到的困難還有政策上的束縛、甚至因工作受傷後所面對的問題。陳素香不諱言,移工面對的困難太多、涉及層面太廣,「沒有辦法迅速地三言兩語講完。」

一談到與政府交手的經過,陳素香兩手一攤,她用「痛苦」來形容這一切和政府打交道的過程。而原應為不幸遭遇職災的移工設想周到的處理程序,卻滿是互不信任的重重難關。「我們真的常跟勞動部的承辦人員真的是大吼大叫,有時候還在那邊拍桌,我還曾經拍桌拍到手都瘀青了,真的會氣到那種地步,就是要跟他這樣大吼大叫,然後吵得要死,寫公文罵來罵去,最後說「好、准你」,就這樣,你能怎麼辦?就覺得⋯⋯唉⋯。」

目前台灣職災的發生地,幾乎都是以從事製造業的工廠為主;而聘請移工的工廠,大都是較為傳統的3D產業,就是比較髒(Dirty)、比較危險(Dangerous)、比較粗重辛苦(Difficult)的工作。雖然製造業的職災不只發生在移工身上,過往台灣本地工人的職業災害案例也是頻傳,但因為現在此類產業的工作者大部份是移工,所以職災的風險也多轉嫁到Allan與蘇天萬等移工身上。

陳素香說,製造業移工受傷的理由各式各樣,但大多都跟機器有關。「被機器受傷的情形都各式各樣,有的是壓到、有的是捲進去、有的是割到、鋸到,那甚至有那種女生頭髮被機器捲到、頭皮拉到,各式各樣的。」

根據目前《勞動基準法》第59條以及勞工保險的規定,職災的工人可以請領傷病給付,職災期間公司除了必須照常提供薪資之外,也必須全額支付醫療期間的門診費用等等。若是傷勢嚴重,造成身體有失能(指康復後身體機能也無法恢復到原來功能)的狀況,勞工還可以向勞保請領失能給付。這樣種種規定看來既完善又人道地照顧了勞工權益,但對於身份特殊的移工來說,卻是藏著一個個細節的魔鬼。

發生職業災害的移工,勞動部會提供其1次性的慰問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外勞權益保障科科長葉明如接受電訪時說,職災慰問金金額依個案認定,無特定標準,最高為台幣10萬元;若金額未逾1萬元將由地方政府先行支出再報請核銷,超過1萬元以上將由勞動部負責支出,但今年超過1萬元的補助職災慰問金的案件加總「尚未超過5件」。

針對移工職災傷病期間,僱主以聘僱契約約滿為由,逕行退保勞保的問題,勞動部僅強調,依勞基法59條規定,即使勞工離職,僱主仍應負擔醫療費用。

關於移工的權益保障,葉明如表示各地方政府都有中央補助聘僱的訪視員,然目前全台僅274位訪視員。當記者詢問這樣的人數是否足以服務30多萬名移工時,葉明如坦承,現有訪視員的人數編制確實有所不足。而對於安置移工的單位,勞動部會依照天數每人每天補助500元。

今年8月13日,國民黨籍立委楊玉欣曾召開公聽會,希望檢討現行移工來台3年需出境1日,與移工僅能在台12年等規定,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賴家仁於記者會上表示將會修法,楊玉欣並要求勞動部在1個月內提出修法版本。

對於勞工與勞工團體的訴求與心聲,如復健期間是否為醫療的認定問題等, 葉明如表示,目前勞動部正研擬修法中,現階段會收集勞方、資方和專家學者等各方意見、資料;相關規劃與配套也正在研議中,相關作業「正如火如荼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