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9合1選舉結束後,桃園縣將升格我國第6個直轄市,屆時桃園市在政府投資、稅收分配上,都可以享有「高規格」的待遇。然而看在其他縣市政府眼裡,可能卻有那麼一點的不是滋味。屏東縣立委潘孟安22日接受新頭殼專訪時表示,政府的建設,應該是在憲法保障下,追求城鄉之間均衡發展,這樣才有公平正義,「否則一個台灣就被分成好幾個世界,『6都』是一個世界,『非6都』是另一個世界。」

今年6月,潘孟安連同幾位民進黨立委,向立法院提出「縣市振興發展條例」草案,期望在6都佔據大量國家資源的情形下,其他縣市也能像花東、離島等地區,針對台灣各地區「平衡發展」建立制度性的補助。

「你看這數字」這是潘孟安接受新頭殼專訪的第一句話。記者還沒開口提問,潘孟安就急忙翻開桌前堆高的資料。「你看,屏東縣去年總預算是300億,台北世大運12天就花掉500億」、「屏東10年來平均每人獲得的交通補助是3785元,不到台北市的10分之1」、「台中市今年交通預算是73億的天文數字,台南市、屏東縣都才個位數,重南輕北這麼嚴重。」

潘孟安拿出一項又一項數據,比較屏東縣與所謂的6都,在人口、稅收、社福、公共建設等面向的差異,直指非6都縣市所面臨的邊緣化困境。潘孟安說,其中教育、醫療和交通這3個層面,讓他感受最深。

潘孟安說,屏東縣的教師流動率高加上教學硬體老舊,與台北市的教學環境落差大,不用說冷氣、E化等設備,有些學校連跑道都沒有,只能用紅磚地代替。在醫療方面,屏東沒有一間醫學中心,偏鄉居民若因緊急醫療要被送往鄰近醫學中心,路程將近60分鐘;相較於台北市民,平均6分鐘便可抵達。

交通部分,由於屏東並沒有捷運或BRT,公車系統也不發達,居民一般都靠機、汽車移動,比都會人負擔更高的生活機能成本。潘孟安表示,交通便捷才帶動快速的人流、金流、物流,因此縣府希望中央能將重大的道路系統延伸到屏東來,卻往往被「流量不足」、「不符經濟效益」等理由拒絕。

「政府收納稅人的錢做事,你不是營利組織欸!」潘孟安不滿地說,「我們盡了國民繳稅的義務,但是奇怪,享受的卻是這樣待遇。」他批評,這種追求利潤的畸形心態,正是加速城鄉落差的原因。

被問及國家建設應抱持什麼價值,潘孟安回答,政府的建設,應該是在憲法保障下,追求城鄉之間均衡發展,這樣才有公平正義。「否則一個台灣就被分成好幾個世界,『6都』是一個世界,『非6都』是另一個世界;而剛好這個中央政府習慣用顏色來區分,所以我們這些綠色(民進黨)執政的縣市,又是一個世界。」

潘孟安表示,屏東確實因為產業和地理特性,發展上先天不良。但屏東「後天失調」,是因為我國首創全世界絕無僅有的「6都」,使得全台灣7成人口,擠入3成的土地,並佔據62%國家稅收,其他10幾個縣市只能分配到24%,其中還不包括離島、花東地區的特別預算。

事實上,中央最初開放縣市升格直轄市,本意是讓財政分配更為平均。但潘孟安認為,這反而加速拉大各地區的貧富差距,因為在6都升格以後,鄰近的縣市都出現「磁吸」現象。

他以人口移動為例,指出自台北縣升格後,基隆、宜蘭市人口便快速被新北磁吸進去;原本總預算300多億的桃園縣,升格後預算可達千億,旁邊的苗栗、新竹也被磁吸。潘說,這是必然現象,而且會越來越強,人口、資源都往都會集中。

而潘孟安等立委提出「縣市振興發展條例」草案,便是希望尋求緩解這種國家資源錯置的困境。根據草案,中央應致力均衡各地方的發展差異,行政院應訂定非直轄市之縣市均衡發展策略計畫,每4年檢討1次,並每年視執行情況發布6都與非6都的均衡發展白皮書。

潘孟安解釋,過去中央補助地方預算,是一種齊頭式的分配,地方政府只能等著糖果吃。然而事實上,地方也要找出自己的特色,再由中央協助。他說,這項白皮書是有競爭性的,由中央總控管縣市發展方向,但縣市也要定期檢討。

潘孟安強調,除了離島、花東已有訂定專門的建設條例外,其他縣市的發展失衡問題,也需要中央正視。他說,很多都是心態問題,如果總是用效益、人口數來計算,那麼最後所有人都集中在都市、所有建設也都在都市了。他問,「難道住在窮鄉僻壤的人,就注定背負這樣子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