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行政院新核定南鄒2小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為原住民族,讓台灣的原住民族從14族增加至16族,但其實仍有許多平埔族在等待正名中。台聯黨立法委員周倪安今(14)日與3個平埔族群代表召開記者會,要求原住民委員會以及國民黨政府承認平埔族群的原民地位,不過,主管機關原民會並未派代表出席。

「原民會不承認,是因為怕我們人多,進去分享它的利益、它的福利,它們只承認少數(被正名的平埔族)不影響他們利益的。」凱達格蘭族第13代的潘慧安,抨擊原民會對於多數平埔族正名的反對態度。噶哈巫族的蕭愛蓮也指出當權者如原民立委、議員等,會擔心若平埔族也納入原住民族,有限的原民代表名額會被瓜分。

潘慧安強調「我們都是平埔族,DNA並沒有辦法改變;你否認,我們還是存在。」巴宰族、平埔族權益促進會會長潘紀揚表示,以巴宰族語創作的新詩、散文,均獲得「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獎」。巴宰族語也曾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全世界極度瀕危語言的18種之1。「有語言、文化的民族,不要消滅他。」潘紀揚呼籲。他也強調在原民會還沒成立前,他已參與原住民的還我土地運動,反駁某任原民會主委曾述說的平埔族正名,是要搶原民資源。

噶哈巫族的蕭愛蓮、潘寶鳳是一對表姊妹,然而她們卻是分別在近10年才得知自己的平埔族身分。「我到55歲,才知道我是番(指原住民),就愛上原住民(身分)。」蕭愛蓮欣喜地分享表示,她在知道自己是原住民後,才驚覺自己的族群快消失了。於是知道自己身分後的這8年,台語說得流利但不曾學過族語的她,積極投入噶哈巫族語言、文化保存,至今,已記錄了3千多個噶哈巫族的字。她質疑:「原民會沒有眼睛、耳朵嗎?為什麼不給我們身分?」

蕭愛蓮的表妹潘寶鳳在17歲時,偶然得知自己的平埔族身分。她笑稱這種感覺就像「養女知道自己的身世一樣」。對於平埔族因為漢化程度高,不被認為是原住民族,她表示,其他已被正名的原民族群,目前也正在複製平埔族過去被漢化的脈絡。潘寶鳳無奈地說,她從第12族被正名起,就在等自己的族群被正名,等到最近被正名的第15、16族,卻都不是他們族。她重申「希望政府不要假裝看不見,我們自己很有意識。」台聯黨立委周倪安強調,「政府不該阻擋人民認同自己。」

本身也是凱達格蘭族、平埔族的周倪安,表示過去平埔族被漢化,是歷史的悲哀;但她質疑「為何21世紀的現今,平埔族知道自己是誰,卻沒有大聲說出來的權利?」

平埔族權益促進會會長潘紀揚2010年曾至聯合國會議,控告馬英九漠視平埔族正名。他抨擊原民會當時以新聞稿回應「將協助平埔族正名,珍惜台灣多元族群」的承諾,這幾年都沒做到。但原民會本來要出席這場記者會,但後來缺席,潘紀揚預期,未出席記者會的原民會官員應該也會採新聞稿的模式進行官方回應。

編按:原本第一段第一句「上月底,行政院新核定2個平埔族群為原住民族」但因這2族不是平埔族群,係小編誤植,如今改為正確版本即:上月底,行政院新核定南鄒2小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為原住民族,有誤導讀者之處,致深切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