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麗灣渡假村事件出發審視花東地區為數眾多的開發案,除了環評制度不受行政機關尊重導致環境遭受無法恢復之損害外,盲目的觀光發展到底帶給花東在地居民什麼樣的機會與未來?今(8)日新頭殼網路節目幸福報報《聲源部落》邀請到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蔡中岳到現場,分享花東在地需要的開發究竟為何?

蔡中岳表示,蘇花高或蘇花改除了興建公路對環境的影響外,若日後完工所引入之財團資金、大批車潮、人潮,對於花東當地原有生活型態、產業結構,將會造成難以想像的連環衝擊效應。他舉例,花蓮遠雄海洋公園的開發與營運,對於當地花蓮壽豐鄉鹽寮村完全沒有幫助,海邊生態也因此而改變,族人無法再像以前一樣與大海共生,而鹽寮國小也廢校了。觀光肥了開發者,但破壞了在地居民的生活型態與文化連結。

開發對於環境的衝擊在美麗灣渡假村事件中更是展露無遺,甚至已遭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環評結論無效定讞,行政機關仍罔顧法院確定判決,執意補行環評程序,蔡中岳直指,竟然有開發案是有幾乎完工的建築物,嗣後才繼續補行環評程序,完全架空環境影響評估制度「預防」與「減輕」環境衝擊的機能。

花東開發與觀光發展不應僅著眼於環境衝擊問題,蔡中岳進一步提到,我們更應該關注花東的整體發展到底需要什麼?整體開發產業規劃、綠色人本、在地經濟等,從在地的觀點出發,思考花東的觀光政策。現在行政機關所認知的「開發」往往停留在「移植/複製」外國經驗,新加坡有賽車場,花蓮也要蓋,峇厘島有海岸飯店,台東也要有。再者,這種「盲目」複製經驗時常伴隨創造工作機會的假象利益,以美麗灣渡假村為例,中岳說美麗灣渡假村提供近200個工作機會,但是,以台東現有飯店就已經有相對應的缺額。

針對花東地區亂無章法、不斷增生的各類開發案,蔡中岳認為,我們應該要推行對於「整體觀光政策」的環境影響評估,從總量管制的觀點切入,維護花東整體的環境與生活樣貌,進而監督行政機關是否對於整個花東地區的整體開發有具體方向性,亦得藉此勾勒出屬於花東自身的在地產業面貌。然而,從在地觀點出發並不僅以傳統型態發展而難以使年輕人回流;相對的,在地的觀點可以有創新,也需要包裝與行銷,如此一來,年輕人更能有動力與未來願景促使其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