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明天下午將召開「第8次江陳會談兩岸海關合作協議」背景說明會之際,未來事件交易所今(13)日表示,兩岸無論是和平溫度、互動溫度、保障指數、認同指數、善意指數在馬英九總統於520連任就職後,皆呈現下修的情況,兩岸關係的發展確實不如先前平穩,呈現冷卻狀態。

未來事件交易所指出,第12期兩岸和平指標從5月11日開始進行交易到6月10日,在6月11日進行清算,交易量高達103萬口,但與上一期相較,本期許多指數全面下降,其中,「兩岸和平溫度計」為31.3分,較上一期的61.5分大幅滑落超過30分。而「兩岸互動溫度計」也由上一期的57.5分下滑到44.7分,減少12.8分。

未來事件交易所表示,儘管兩岸兩會仍持續互動與協商,甚至在6月底還可能簽署投資保障協議,但兩岸和平的氣氛似乎冷卻許多。以「兩岸主權衝突指數」為例,本期為65.0分,較上一期的48.7分上升16.3分,回復到前幾期的平均水準,顯示兩岸政治衝突仍然嚴重。不過,並沒有擴散到軍事衝突,「兩岸軍事衝突指數」為32.4分,與上一期的30.1分相去不遠。

至於「兩岸外交衝突指數」則從上一期的65.6分,下滑到44.1分,大幅下滑了21.5分,未來事件交易所猜測,這可能與近日兩岸並無發生重大外交衝突事件有關。

進一步來看,最新的「兩岸和平保障指數」為35.0分,較上一期的49.0分下滑14分,顯示交易者對於兩岸和平保障的信心大幅下降,應該相當程度反應兩岸政治互動熱度冷卻,政治對話機會不高。而本期的「亞太和平保障指數」同樣也略微下滑,從上一期的69.5分跌落到58.5分,這或許可以解讀成南海與東海主權爭議的衝擊。

至於本期「台灣內部穩定指數」為61.1分,較前一期的69.1分減少了8分,未來事件交易所表示,這可能是因為近來台灣油電雙漲、證所稅、美牛等議題引發朝野嚴重衝突與社會抗爭導致。本期「大陸內部穩定指數」為63.6分,較上一期的31.2分大幅成長超過30分,指數分數首次超越「台灣內部穩定指數」,這是在薄熙來與陳光誠事件告一段落後,中國政府在十八大之前也加強了維穩力度,中國內部情勢似乎逐漸恢復穩定。

而就兩岸社會認同而言,「台灣社會對大陸認同指數」為38.2分,與上一期的48.7分相比減少10.5分,顯示台灣社會仍不大能認同中國政府與社會。同樣的,本期「大陸社會對台灣認同指數」為55.0分,也較上一期的63.6減少8.6分。兩岸社會要彼此互相認同與互信,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達成。

最後,從兩岸政府對人民的善意指數來看,「台灣政府對大陸人民善意指數」從上一期的61.3分下滑到43.7分,下降了17.6分;「大陸政府對台灣人民善意指數」也從52.1分跌落到46.9分,顯示政治期貨市場認為雙方政府對雙方人民的善意都有減少傾向。另外,本期的「台灣政府對大陸人民善意指數」也首次略微低於「大陸政府對台灣人民善意指數」,值得關注。

兩岸和平指標研究計畫的參與者包括王振寰(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講座教授、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中心主任)、俞振華(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徐斯儉(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助研究員)、湯京平(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特聘教授、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童振源(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特聘教授、預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與劉復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安全研究中心執行長)。同時,該計畫邀請多位兩岸關係的台灣與中國學者及專家共同參與,以便提供建議與成果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