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大學學費逐年上升,每年2、3月都要上演一齣大學揚言漲學費、民間團體抗議的戲碼。今(13)日在台灣師範大學就有一場由學生團體舉辦的「第一屆左翼教育論壇」,高舉「反學費」大旗,認為學費根本就該廢除。論壇主辦人之一的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生鍾明倫表示,學生進入生產體系的勞動是社會總勞動的一部分,所以學生「學習成為勞動者」的費用應該由「社會共同承擔」,因此,學費的議題不應該只是 「低學費」,而是應該「免學費」。

這場由大學學生權利調查評鑑小組、反法人化連線等學生團體所主辦的論壇,晚間6時在台灣師範大學舉行,邀請到幾位長期關注高學費議題的研究生來和學子分析「高學費」所為何來?以及為何要「反學費」?

倫敦Goldsmiths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生林柏儀指出,根據研究,台灣公私立大學生一年的教育費用(學費加生活、住宿費用)平均約23萬元,然而台灣家戶所得後20%的家庭每年僅有31萬餘元的收入,一個孩子讀大學就會用掉7成;而對收入5等分的第2等分的家庭來說,其年收入也才平均57萬餘元,一個孩子讀大學就等於花掉4成所得,台灣怎麼能說不是「高學費」的社會?

林柏儀表示,台灣近10年來學費高漲、新鮮人起薪水準下降、產業生產力卻不斷攀升的現象,這說明了教育就是剝削。他進一步說,企業原本應當償付的教育訓練費用,如今都由人民和大學來負擔,這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研發經費上,新竹教育大學環境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徐文路指出,這些動輒以億萬計算的研發費用,在資本主義的國家主要為資本服務的邏輯下,因此研發必須儘量以國家或全民資源來幫助資本,這就具體展現在減稅、發展基礎科學、教育擴張、產學合作等政府政策上。

師大教育系博士生鐘明倫則強調,學生進入生產體系的勞動是社會總勞動的一部分,所以學生「學習成為勞動者」的費用應該由「社會共同承擔,因此,學費的議題不應該只是「低學費」,應該主張「免學費」,才能根本性的解構資本主義透過學費制度的剝削。他還說,除了「免學費」,還要普遍性的「助學津貼」,才能完整解消人民的教育費用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