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週二向美國國會提出報告指出,中國正在採行「高度歧視性」經濟措施,操縱人民幣匯率,抵制外國進口,傷害了美國經濟,成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的推手。

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主席沈丹寧(Dan Slane)表示:中國操縱人民幣的做法,傷害了美國製造業和就業:看起來,中國沒有動機讓人民幣按照市場力量波動。

沈單寧說:「中國政府以推動經濟『自主創新』為幌子,似乎藉此在中央、各省與地方政府工程,將外國競標者排除在外。」

他警告,北京並沒有信守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的承諾,中國政府「很簡單的就是想要築起一道牆,讓國內大部分經濟不必和國際競爭」。

委員會補充說,中國「自主創新」的基本目標,就是降低中國對外國技術的依賴,所以迫使美國公司在為了進入中國市場、取得優厚利潤之下交出「敏感技術資料」。

委員會引述美國商會(Chamber of Commerce)報告指出,北京當局在這方面的指導方針,提供了「一個竊取科技藍圖,規模之大,是世上前所未見。」

報告稱,中國的這些政策以及其他一些措施成為美國對中國產生1.76萬億美元貿易赤字的推手。由此產生的美中貿易以及經濟關系失衡幫助中國獲得了金融資源和新技術能力,這些資源和能力又讓中國得以加強經濟、軍事和政治實力。

中國在2006年推行「自主創新」運動,由官方鼓勵國內技術發展,藉此擺脫對外國技術的依賴。去年底還以創新之名發布新法規,外國商業視為將他們排擠出中國數十億美元採購市場的手段,引發爭議。

不過,中國商務部否認美國指控,表示沒有迫使外國企業將科技交給中國對手,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條件。商務部官員在7月告訴法新社,所有政策均符合WTO規範。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成立於2000年10月,是美國國會為填補中國獲得永久性最惠國待遇後,在全面審議美國對華政策渠道方面出現的空缺而設立的機構。它由12名貿易和國防問題專家組成,功能是就處理美中經濟和軍事關系的方式向議員提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