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風災後全台的永久屋建置以屏東縣的瑪家農場,與高雄縣的慈濟大愛村規模較大,不過大愛村裡宗教與溝通上的落差屢屢引起社會爭議。對於將遷進世界展望會在瑪家農場興建的永久屋的魯凱族民來說,更怕屈於生計壓力下會喪失部落文化主體性。

大愛村的管理問題,除了遍地類似「一早就看到浮屍在大馬路」上的大愛石,慈濟也對原住民的喝酒、嚼檳榔等行為進行勸說,有些災民笑說,以前布農族朋友見面打招呼時會說:「mi hu mi sang」(還有呼吸嗎?);八八風災周年之後,可能見面都要雙手合十說:「感恩」。

2年多前聖帕颱風後,新好茶村的部份魯凱族就被安置到隘寮營區裡,但是莫拉克風災後全面性的摧毀,讓好茶族人確定無法再回新好茶居住。約有70多戶的族人現在居住於每戶3坪半的營區內,由於營區早就荒廢,生活機能嚴重不足,年輕或經濟能力較好的族人早就離開營區另謀生存。

原是排灣族瑪家村土地的瑪家農場在協調下,先前就規劃30公頃給好茶族人居住與耕種使用,只是在88風災後,排灣族的大社、瑪家、北葉部落都需要瓜分一部分的土地。土地狹小,居住人口數太多,所以瑪家農場每戶只分得2層的樓房,共32坪樓地板面積。

屏東縣政府核定只有99戶的好茶族人可以獲得瑪家的永久屋,不過為了維持部落文化,好茶村遷建委員會會長陳再輝堅持好茶177戶人家不是全數遷入,就是全數移出。全數取得永久屋資格,一直是他的堅持,因為風災的摧毀,族人已無法再回舊部落重建,若是居民無法繼續聚合在一起,部落文化等同解體,對於仰賴部落支持體系生存的原住民來說,是重建的核心問題。

負責設計瑪家永久屋建築的團隊曾在921大地震協助建造住屋,住屋採用斜頂式的輕鋼架設計,並不能承載魯凱與排灣族文化常見的石板建材。對此,陳再輝表示由於魯凱族還有貴族社會的階級之分,所以只能試圖在地板或牆壁鑲上石板裝飾,為了區分階級,貴族的住屋前會再搭上大石柱。

對於瑪家沒有土地再給好茶族民耕種,會不會排斥循大愛村導引觀光客進入園區的模式?陳再輝只含蓄地表示,原則上不排斥,不過,「一般居住生活不能被打擾」是原則。

據了解,風災過後好茶村人四散求生存,因此,聚在一起討論重建事宜並不容易,對於好茶的族民,更有為數不少的人冀望能再回到舊好茶修建家屋,陳再輝更肯定地說,如果道路許可,他們希望能在舊好茶發展觀光業。

至於慈濟團體的管理模式,可以肯定的是,已經在原住民心中打起很大漣漪,擔心重建與產業無法兼顧,而唯一不能改變的是,部落主體性必須凌駕輔助重建的民間團體,他們擔憂一旦喪失與土地的連結,也許部落的支持體系就會就此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