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的二代健保方案今(8)日終於踏出行政院會的第一步,雖然未來立法院修法能否順利過關仍有變數,至少這是政府宣示健保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致力健保改革的衛生署長楊志良本應戮力珍惜此成果,卻擦槍走火,讓「失言」模糊整個健保改革的焦點。

楊志良昨日在立法院語出驚人:「人在家庭裡比較不容易生病,生病也有人照顧,比較少得到精神疾病,也比較少犯罪少吸毒。」外界很容易就把這段話解讀為「單身的人容易得到精神疾病」。

不論用什麼角度觀察,這都是明顯失言,但楊志良堅持不認錯,僅強調若使用精神病字眼,讓人聽了不順耳,他願意道歉,但他仍認為,就統計數據來看,他的論點「完全沒錯」,若道歉,反而是對「精神病」的污名化。

許多民眾憤怒的不是對精神病污名化,而是對單身者的「歧視」,這就像不知何時開始,單身女貴族多了日本傳進的「敗犬」稱號,同樣是「歧視性形容詞」,宜自嘲而不可嘲人,楊志良自當理解他的理直氣壯,讓更多單身族背負「不應該」的罵名。

統計數據有許多很容易就造成的謬誤,例如楊志良所言「單身者罹患精神疾病的比例較高」,但是,究竟是單身者容易罹患精神疾病?亦或是精神疾病患者不易組成家庭?和「雞生蛋,蛋生雞」的論證一般,可能很難得到正確答案。

但是,健保改革不是論辯問題,而是「大是大非」,現行健保財務狀況不佳,資源浪費、費率計算基準漏洞都讓健保公平性倍受質疑。

一旦健保費改採家戶所得計算,單身者表面上負擔似乎加重,但實際上,無須負荷家人日常支出的單身者與一家四口的單薪家庭,在每月收入相同的前提下,究竟實質生活負擔孰重孰輕?相信答案不言可喻。二代健保實踐社會保險精神,是推動健保改革必須清楚說明的前提。

府院黨好不容易力挺健保改革,將健保法草案列入立院優先法案,總統馬英九也公開宣示預計於民國101年實施,若因署長失言造成社會觀感不佳,導致局勢逆轉,恐非全民之福。

不論是「以人廢言」或是「以言廢人」,都不理性,健保改革既然成為多數民眾共識,就不應在枝節上論述,楊署長若真想「全力推動健保改革」,應多做少說,減少失言,別讓你的失言成為健保改革前功盡棄的障礙。(http://newtal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