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農民盛事已經快在今年11月 30日要紀念一段落了,即1925年10 月 22日爆發「二林蔗農事件」,與鳳山農民組合百年。今年適逢二林蔗農事件一百週年,出版《劉崧甫鐵窗日記》。大眾教育基金會除今年舉行「簡吉與鳳山農民組合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出版《日本社會主義運動下的簡吉與台灣農民組合(上下冊)》外。高史博「牛背上的鬥士-簡吉與鳳山農民組合百年紀念特展」 。 

  大眾教育基金會明年也陸續在大台南地區舉行「簡吉與鳳山農民組合百年紀念」活動。

一、參加三次活動,特別「學術研討會」

有2萬多人參觀「牛背上的鬥士-簡吉與鳳山農民組合百年紀念特展」,但是要了解的人比較少?又要將重要的講解5至10分鐘,甚至30分鐘至一小時,簡吉故事的面向還是有很多可以考察的。特別「學術研討會」,簡吉是共產黨員嗎?或尊崇共產主義?這是兩回事?根據研究顯示,他是後來2-3年再加入,但為了抵抗威權而參與抗爭事件,應該是無可厚非的。的確有一些的疑慮!但是對共產主義不了解,當時是世界的潮流,因此共產主義發展至今有新馬克思主義。可見有些是因著人的罪性,自私自利,改成有利益自己的,反而對普及大眾有利益而不去實踐。

二、個人經歷的回顧  

  我們的家裡,過去曾種稻米、種甘蔗、種蘆筍,出外討魚。特別個人曾幫忙種稻米、種甘蔗、挖蘆筍,曾乘五分車。無論是種什麼?特別蔗農當時被剝削,任何的東西?或人被不公平的待遇,這都是不合乎常理的。

 又由於糖業這種寡占的經營模式,讓蔗農們有了共同「階級敵人」,就容易形成抵抗的集體意識。如〈甘蔗歌〉—

 「甘蔗咱種價咱開,公平交易才應該;橫逆搶人無講價,將咱農民做奴隸。嗨呦呦!啥人甘心做奴隸!登記種蔗做農奴,苦在心頭無處呼;
弱者只好手牽手,據理力爭咱自由。嗨呦呦!不達目的不罷休!」

  在國際情勢與台灣內部經濟問題的雙重影響之下,中間階層開始和農民聯合起來,對抗日本政府及製糖會社。

三、聖經的類似故事是很多的

  當農民弱者的哀求,所得到的賞賜,只是橫逆、摧殘、壓迫,弱者的勞力,所得到的報酬就是嘲笑、謫罵、詰責。

  簡吉在擔任教員時,發現有時候全班學生來不到一半,他心生好奇,怎麼會那麼多人同時缺課,於是進行家庭訪問,才發現很多小孩都到田裡幫忙務農的家長收甘蔗、搶割稻米。簡吉看到農民生活的困苦,看到幫農的孩子的艱辛,難過得掉下眼淚。

  為了關心農民,簡吉索性辭掉教員工作!開始專心從事農民運動。簡吉從老師的講台走下,不做月俸盜賊, 走入人群,為農民權益抗爭。 他的身影,成了農民的希望。 而抗爭的代價是沉重的鐵窗。

  重新拾回對簡吉,一位臺灣的革命家,無悔奉獻的尊敬,讓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火。牛背上的鬥士一簡吉,你的名字如風,吹過稻田,喚醒農民。

  簡吉像聖經阿摩司農家又是知識分子。阿摩司是猶大地南方小鎮提哥亞隱士,他是一位牧人,也是修種桑樹的農人。從他的信息,口才,和行為表現,他可能是一位思想淵博,聰敏機智,豪邁正義的智慧者。阿摩司是以色列第一位將所宣揚的信息以文字記錄下來的話語先知。而簡吉留下「簡吉日記」。阿摩司攻擊批評當時的社會和宗教的醜惡和腐敗並宣告耶和華的審判,不義政權的滅亡。

  因他恨惡如仇,憐惜弱者;他批評欺詐,不公平,不義,弱肉強食的社會現象。他也反對強權富裕者之奢侈,虛假,和不仁不義的生活表現,使後人稱之為公義的先知。他認為以色列己失去敬愛上帝,憐愛鄰舍的律法精神。阿摩司第五章是一章引人深思,讓人喜愛的經文。阿摩司批評以色列人信仰和生活的不一致。以色列人的社會充滿不義,欺壓窮人,冤枉好人,道德墮落,但他們無視於他們的罪行,而認為到聖所敬拜,獻祭等宗教活動便可得赦免和拯救。阿摩司宣揚說:耶和華不喜歡以色列人那種虛偽形式的崇拜和獻祭,只希望他們能秉行公義,親愛別人,就能得到真正的生命和平安。宗教家呼求人去聖殿,聖所去禮拜、獻祭,求上帝赦免和祝福,而先知卻叫人不必去聖所、聖殿,也不必崇拜和獻祭。如同簡吉:「不做月俸盜賊, 走入人群,為農民權益抗爭。」真正的宗教生命是信仰和生活一致的生命「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公義如江河滔滔。」

四、台灣是我們國家與展望未來

最近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出席「白色恐怖受難者追思會」真是爭議不斷?還餘波蕩漾,甚至有黨員還運作要罷免她。

 在《簡吉與吳石:記憶的界線與民主的試金石》一文: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出席「白色恐怖受難者追思會」,而追思名單中包含了被定讞為共諜的吳石。

 在威權時期的高壓政治中,簡吉遭受不當審判與處決,但他的精神從未消失。

 過去蔣介石處理288事件及製造白色恐怖,這都是要消滅台灣人的精英,有利於統治的「上、下集」。

  姚嘉文資政自今年「民主台灣100年」新書發表後,到國內外演講,他說台灣有總統的出現,有民主的出現,這都是比中國還要早的理念。台灣人要學習88歲高齡像姚資政努力的追求,與實踐「新而獨立的國家」精神。

  最近有高中、大專、大學走讀,與踏溯台灣各地的歷史古蹟,是值得鼓勵、推廣的。

 如何引導學生走出課本,真實觸摸台灣各地的歷史與文化,為共同思索如何在當代實踐深耕本土的精神。無論是循五分車軌跡,探索蔗農歷史。是結合歷史與土地的學習體驗。

  像是「聽聞的甘蔗往事」這堂課試圖為學生搭建起歷史與土地的橋梁。課程並非單向的知識傳遞,而是一場與土地共鳴的體驗之旅,讓學生在騎行中觸摸過去的痕跡,反思殖民時期經濟與權力的交織關係。無論是二林蔗農事件一百週年、農民組合一百週年,有一個共同的目標跟理想,就是為了農民更謀更好的福利。

  筆者不認同某報說:民進黨自二十餘年前,就刻意要將白色恐怖的「中共間諜」塑造為「民主前輩/民主英烈」。目的是要用白色恐怖的大量受難人數,為國民黨「壓迫民主/傷害人權」的罪行「灌水」。這是布袋戲的名言:「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最近無論是高市首相「護台論」、沈伯洋立委事件,不用質疑?有少數人配合「中共」,「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的行徑,是很不智的。

  世界現在都要知道了,「中共」是台灣、整個世界麻煩的製造者,有些人卻看不清楚?卻苟同牠們。悲哀啊!就去唱哀歌吧!日本應該與台灣,同面臨中共的侵略?比率90%、100%。但我們不怕?中共敢引起戰爭?就是共產政權滅亡之時。上禮拜刊登「台灣網路自由」,是全世界第7名(79分)、中國是世界最低名(9分),相差懸殊?誰要跟「中共」統一?真是痴人做夢?

 在台灣農民盛事百年之際,「還長輩清白,更還原歷史的眞相。」不再傷害白色恐怖的人及遺族。台灣有很多政府要做真正轉型正義的事,盼望簡吉故事及白色恐怖的人,能納入歷史教科書,納入課綱,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