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2歲大馬歌手黃明志捲入「護理女神」謝侑芯的猝死案,並因初步尿檢對4種毒品呈陽性反應,面臨擁毒和濫用毒品的指控。目前警方朝向謀殺案偵辦,同在飯店房內的歌手黃明志在11月5日深夜現身吉隆坡警局投案,聲稱「我不會逃」。

 

   黃是具備社會批判性、反諷幽默性的馬來西亞創作歌手,在華語流行音樂界非常少見。此次因貪吸毒一時快感,等同樂壇折損勇於直言得罪威權政府、批判時政、反諷社會議題的創造力音樂人才!

 

    慾是深淵。

 

  「慾是深淵」係指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如同深不見底的深淵,一旦陷入其中,便難以自拔,最終可能導致痛苦、煩惱甚至災難。

 

  在台灣的謝和弦,曾多次因吸食大麻等毒品登上新聞版面,對其形象與事業造成嚴重影響,並因此被判刑。

 

  西方流行音樂人,同樣有因吸毒負向影響個人健康、職業生涯和公眾形象,甚至喪命的案例。例如Whitney Houston 一代全球流行音樂天后,卻深受毒品所害。她曾多次進出戒毒所,最終於 2012 年因毒品相關原因驟然離世,震驚全球;Elvis Presley (貓王 艾維斯·普里斯萊)為傳奇搖滾歌手,長期依賴處方藥物,最終於 1977 年去世,驗屍報告顯示體內含有多種藥物成分Jimi Hendrix為著名搖滾吉他手,他的音樂風格影響深遠,但也因藥物濫用,年僅 27 歲便英年早逝Janis Joplin 為美國藍調搖滾歌手,同樣是 27 歲俱樂部(多位在 27 歲死亡的著名音樂人)成員,死因是海洛因過量Kurt Cobain 為涅槃樂隊 (Nirvana) 主唱,長期與毒癮和抑鬱症鬥爭,最終自殺身亡,其毒癮問題對其身心造成巨大傷害Mac Miller為美國饒舌歌手,因藥物過量意外去世

 

  故在此,我第一個要討論的議題是流行音樂藝術創作,是否要成為合理化嗑藥吸毒的理由。

 

  在現實生活,的確有部分偏差人士,認為流行音樂藝術創作的靈感需要倚靠藥物,或性濫交縱慾來支持,但我認為流行音樂藝術創作不會是合理化嗑藥吸毒的理由,因緣際會,多年前我很榮幸認識了在台灣從事音樂創作的林強大哥,林強大哥是一位非常真誠的音樂創作前輩,他除大方教我兩句寫歌詞的秘訣,更無私地分享他對音樂的態度,及對於人生的感悟,對於藝術創作的想法,林強大哥曾這麼說:「真正的藝術靈感,只能從正當生活中去獲取,在學習與知識中激發,在藝術工作的經驗中去發現,且必須是良善的生活行為與修養,才能有益於社會眾人。」

 

  流行音樂藝術的創作原理需走「正道」,經接觸觀察我發現,林強大哥屬於頓悟型的老靈魂藝術創作者,其使用成德之道轉化為藝術創作基礎的行動路徑,秉持的是人格美與道德美,要達至藝術創作的巔峰,身體力行把這理論一步一腳印,落實於日常生活,再次將藝術創作的善美影響力擴張於人間,林強大哥後來得到台灣的「國家文藝獎」,印證這個理論是有效的。

 

  流行音樂藝術之神不會是沉溺在嗑藥吸毒的肉體快感,因為肉體快感會是無底黑洞,被慾望控制後很快會因此失去人性,也會加速身心敗亡。

 

   第二,討論國家社會如何根治毒品議題。

 

    如何根治吸毒者毒品的來源販毒者,之前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發動的掃毒戰爭,在其總統任內(2016-2022)實施,鐵腕執法、嚴厲打擊毒品犯罪,並導致數千大量人員死亡,引發了嚴重的人權爭議和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杜特蒂發動的掃毒戰爭對是否有效減少販毒活動,存在爭議。許多分析人士和人權組織指出,該行動主要針對最底層的吸毒者和小型販毒者,而對主要的跨國販毒核心影響甚微。而國際特赦組織、聯合國相關機構以及多項研究結果均指出,儘管多國(特別是東南亞地區)對販毒施以重刑甚至死刑,但毒品市場依然猖獗。

 

  真正的毒梟和大型販毒網絡並未受到根本動搖,死刑對販毒者是否有強大的嚇阻作用?

 

  上述核心問題,以及「反毒教育」要怎麼做才能根治此議題,需要國家社會各方賢達、專家人士的集體智慧和學問力,一起來尋求政策解法!

 

  最後,如果黃明志擁毒和濫用毒品2項罪名成立,將至少判罰坐牢2年、打3鞭、以及罰款,如果後續調查黃為謀殺,據當地刑事法典302條文,謀殺罪成可判死刑或監禁30至40年及鞭打最少12下。

 

  但目前沒有公開的「謀殺證據」細節,調查仍在進行中,最終結論需等待官方的法醫和毒理學報告。此案為證據中心,不是臆測中心,部分要扯和案情無關,和黃有私人恩怨要落井下石的人士,可以收手了。

文.張天泰(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