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多時,那位曾經成就「韓流」、讓民進黨痛失港都的「高級實習生」吳音寧又回來了,繼北農總經理、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副執行長後,現在傳出將接任台肥董座一職,年薪預計從250萬直上千萬等級,比當紅的台積電工程師還賺,簡直是「合法要飯」的極致。不知聽到這訊息,您是驚喜、還是驚嚇呢?

驚喜,或因著台灣價值,知道了只要篤信「抗中保台」的真理,黨自是不會虧待你,這無疑將使有意出仕者,對黨更加的效忠,得以形成更具有向心力的團隊。所以,還不趕快去辦張黨證?!
驚嚇,則是不免感歎這些國營事業單位,儘管執政高層擁有人事任免權,但諸此國家公共財,理當依循著「適才適所」的原則,秉持著為國舉才的信念,將最恰當的人,擺在最合適的位子上,那才是明君賢者的作為吧!音寧,是嗎?單單是將環工博士的前任拉下來,換一個法律系畢業的人上去,您跟我說這叫「專業考量」??

坦白說,對於類似的人事任命案,我向來不從「政治酬庸」的觀點去批判,畢竟,就政治的場域而言,酬庸是必然的。國民黨過去沒酬庸嗎?未來即便再度執政、不會酬庸嗎?歷史騙不了人,相關資料google一下便知。
政治,就是得找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來打天下,其中,有少數或真是出於理念上的結合,但絕大多數,還是相中「有利可圖」這一塊。想像著拿到執政權後,有上千個董座等級的職位可以分配,光是用聞的也香,自然會竭盡所能的襄助政黨取得政權,為的,當然就是後續的利益分配。所以,資源分配(或者您要說是「分贓」)乃政治必要之惡,實在無須大驚小怪。

重點就在於,政黨、乃至於底下的各派系,既然手裡拿著國家人民所賦予的公器,自然應該秉持著選才的功能,作為一名把關者,盡其可能的,讓各該位子得以適才適所才對。那麼,這該如何實踐呢?
一如民間公司的治理模式,能夠具備升職加薪資格者,大抵上不外乎兩種取向:一是資深制,一是專業性。要麼,您在公司待得夠久,陪伴著大家一起度過風風雨雨,頗富民望。要麼,就是你的專業知識無可取代,縱使搞空降直上高層,大家也會心服口服。
對應到政治場域的運作,「資深制」所指的,就是那些戰功彪炳,曾身經百戰的選戰老將們,當其有感於世代必須交替、選擇交棒給年輕一代後,給個國營事業董座職務,說是慰勞其辛勞,抑或是企盼能起到經驗傳承的功能,至少在黨內不會有異見。而「專業性」則泛指政黨周邊的智庫單位,裡頭那些廣泛為黨草擬各項政策的學者專家群,當黨一朝取得執政權,自然可以按各該專業取向,任命他們擔任不同領域的董座,藉以發揮所長,讓國家的運作得以更臻完善。

除了前述兩項「適才適所」的任命類型外,其餘的,真不客氣的說,就是最醜陋的「酬庸」了!又吳音寧其人,屬於哪一種呢?當北農董座被揪出看不懂財報,選區域立委又選不贏,其後在大罷免期間,還發表中辦被刪預算、沒錢為民辦護照的妄語……回顧其政治生平,還真看不出這是甚麼咖!
別說筆者存有先入為主的偏見,端看擔任台肥董座一事,居然是由親綠媒體率先披露的,便可窺見,黨內各派系對這項人事案,有多麼的不滿。畢竟,賴桑執政正值風雨飄緲之際,還明著做些讓對手「撿到槍」的荒謬事,任誰都不想再遭遇一波韓流襲來,那可真會凍死人啊!

果不其然,昨日深夜台肥公司緊急發出公告,改由現任總經理接任法人董事,也許音寧又GG了吧!這是好事啊,至少證明了,當前政府還是相當在乎民意脈動,聽到了人民怒吼之聲,還知道要及時修正。否則,若真到了像廣告般「阿嬤阿嬤,你怎麼沒感覺」的麻木不仁地步,那就母湯了!
至於音寧,若執政黨真覺得她是不世出的人才,那很簡單,不妨就徵召參選2026彰化縣長,讓她接受民意的洗禮,身為彰化鄉親,我唯一支持。相反的,若深感她不過就是祖上庇蔭、尾大不掉的二代仔,也請不要遲疑,早早請她下去領五百,對黨的發展才是最大的助益。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