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過了幾個月了,仍值得提醒。
《鐵齒銅牙紀曉嵐》電視劇曾在台灣紅過一陣子,而在真實歷史上的紀曉嵐是大才子,紀領修了影響後世深遠的《四庫全書》,而紀曉嵐即為紀昀,紀昀,字曉嵐,以字行,號石雲、觀弈道人、孤石老人、河間才子,直隸省河間府獻縣(今河北省滄州市獻縣)人,清代乾隆年間學者,政治人物。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卒諡文達。紀昀文采超群,與同時代江南的袁枚齊名,時稱「北紀南袁」。
紀曉嵐曾明言,先父經常教誡我們兄弟說:「別人對我們有恩有義,我們理當盡心盡力去報答,且不必去談論因果如何,而事實上因果絲毫不會差錯。」
本末倒置+忘恩負義=人民養王鴻薇 王鴻薇濫權追殺不同意見者
2025年五月,嘻哈歌手「大支」在726首波大罷免前高調表態支持罷免藍委,挺過罷免案的國民黨立委王鴻薇,選後點名大支領了上千萬的文化部補助,酸是「合法要飯」,更發函給14個公股銀行、國營事業,要求說明自2021年起文總發函各單位要求贊助的活動名稱、贊助金額,聲稱是有「問政需求」;上述王正在濫權合理化追殺,讓人看不下去。
台灣國會議員應該謹言慎行、做足功課,展現真正的專業,而不是合理化「要飯的」、「蟑螂窩」等語言精神暴力,台灣這個國家不是在養立委,讓其任意濫權報復不同意見的人民,王的惡劣行為猶如職場上新進員工,主管無私用心培力,一邊嘴裡吃著主管給的愛心飯糰,一邊無證據汙衊主管職場霸凌般的忘恩負義,不只盡顯無能也極度缺德,樣態令人作噁。
人類歷史說出定律真理,忘恩負義者沒有好下場。
西元744年,安祿山兼任范陽節度使,權力越來越大。為了討好唐玄宗,安祿山積極表現自己,竟認楊貴妃為干娘。這一年,安祿山45歲,而楊貴妃只有29歲。西元750年,玄宗封安祿山為東平郡王,將帥封王者前所未有,安祿山開了先例。西元751年,安祿山兼任河東節度使,這樣,安祿山成了平盧、范陽(今北京)、河東(今太原)三鎮的節度使了,擁兵十多萬,野心也越來越大了。
安祿山擁兵自重,野心勃勃,蓄謀已久要推翻唐朝取而代之。 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反唐,終於爆發了「安史之亂」。叛軍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人民造成極大災難。「安史之亂」長達8年之久,中原地帶戰火連天,社會生產遭到極大破壞,成為唐朝由盛變衰的轉折點。
西元757年,由於安祿山內部發生內亂,安祿山被部下所殺,忘恩負義者被結束了罪惡的生命。
回到2025年,王勿好的不學,去學成為「白眼狼」,「白眼狼」乃用來形容那些不感恩、甚至會加害施恩者的人,造謠王今天濫權追殺養你的,有不同意見的台灣文藝工作者,你的一言一行都被人民看在眼裡。
文.張天泰(教育博士、政治工作者)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