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縣市長與議員選舉已經啟動,藍、白兩黨上演「合作」戲碼,依兩黨現況國民黨是不會願意讓、民眾黨則是不能讓,兩黨盤算和政治目標可以說完全不相同。國民黨要的是選票要最大化、地方派系及地方議會均能維持優勢控制,民眾黨則希望求取政治生存與地方議員席次大幅成長。目前宜蘭、新竹和新北看起來好像有合作空間,但背後都暗藏著地方生態衝突;而無法合作的地方,兩黨競爭更是矛盾與赤裸。藍白談合作,很可能就只是政治表演,真正的選戰力學恐怕是「合作越談、傷害越深」。
台北、新北、桃園:藍白最容易「表面合作、內心各自盤算」
全站首選:中日衝突的蝴蝶效應!謝金河:把過去霸凌台灣的招勢全用在日本身上
台北市被外界認為最可能合作的城市,但真正的關鍵從來就不在於市長這個層級,而是在議員席次的禮讓。依目前情勢,蔣萬安連任看來是趨於穩定樂觀,國民黨基層議員對於民眾黨的敵意甚至比市長更為強烈。民眾黨若要保障已經提名的現任議員黃瀞瑩、林珍羽的政治生命,勢必要與國民黨談「禮讓」與「不互打」的策略。不過國民黨會有議員願意退讓嗎?長久以來,國民黨基層是「地方派系與盤根錯節的既得利益者」;民眾黨看重的是各地議員席次等同於政黨的生命延長線。
在新北市部分,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表示,他不排除與國民黨共推最強候選人的可能,就算最後不是他出線,也會力挺國民黨到底,但國民黨內部對民眾黨在新北市長提名上讓步,持懷疑態度。該黨在議員席次勢必希望有所突破,就算在2026無法如意,但民眾黨也要在新北市扎根為 2028 做準備。
在桃園市部分,中壢市是民眾黨唯一可以打進去的區域,不過國民黨在中壢區有傳統派系、眷村盤及議員基本盤,應選11席當中,國民黨佔了4席,民進黨佔了5席,無黨籍2席,要國民黨在此地讓出席次也頗為困難,或許藍白在桃園,市長部分是可以談合作,好像也能互補,但實際地方人士在議員方面是不會要放手,但都需配合兩位「主席」演一下,畢竟票是基層投出來的。
全站首選:硬是不說誰買的! 俄稱首批蘇-57戰機已出口 還加入戰鬥 專家猜買主是「它」....
台中、新竹市:國民黨不可能讓 民眾黨不敢退 合作註定破局
在台中部分,由於北屯區選民結構年輕化,也是白營最積極經營的選區。國民黨市中央黨部提名辦法還未下來,預計12月初出爐;因北屯競爭最激烈,勢必可能走初選,也不排除會增加提名席次。
民眾黨方面,目前布局在4席以上的選區推出人選,熱門人選包括中市新聞局前局長吳皇昇等人。該黨市黨部主委陳清龍表示,民眾黨在北屯至少有吳皇昇、邱于珊、陳諭韋、麥玉珍等4人可能投入北屯區,葉諾凡列為太平區參選人之一,目前有2人爭取出線,還在協調中。
台中市議會是標準的地方派系利益競爭之所,每一個席次都是金脈、人脈、地方利益的延伸與堆積。因此未來藍白兩黨要喬,還是要使出渾身解數之後看結果。
新竹市更不用談了。柯文哲8年留下的政治與派系縫線還在煎熬當中,新竹國民黨地方大概只有一個共識:「絕對不放民眾黨再進來。」但民眾黨絕對是要在這個城市型選區證明自己的存在。
藍白能否合作,恐怕要先看新竹市長是要提名那個政黨,依序再談議員席次。那到底是互砍還是握手攜手前進,端視兩黨主席的智慧。
藍白合作越大聲 雙方互信越薄弱
藍白合作最大矛盾是:國民黨是不想被分票的老大,民眾黨是不能消失的小黨,因此2026 的藍白合作,其結論恐怕只有一句話,互搶議員席次,但需要民眾黨支持縣市長的國民黨,卻也必須維持表面禮貌,畢竟民眾黨有14.6%的基本盤,因此國民黨如何在縣市長維持優勢且上揚,民眾黨如何在這場生存戰當中擴張獲勝,仍要看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