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剛完工」的橋梁崩塌的瞬間被拍下的「震撼畫面」擴散開來的質疑……
一、全長758公尺的紅旗橋,在完工不到數個月就崩塌了。中國大型交通基礎建設計畫正面臨著信任危機
當前熱搜:管仁健觀點》想我的書友筆友和酒肉朋友
中國西南部四川省,一座才通車數個月的橋樑突然崩塌。據說周邊的地質早已顯示出不穩定的徵兆。
四川省馬爾康市政府證實,連接西藏與中國中部的國道上所架設而全長758公尺的紅旗橋部分橋段於12月11日下午發生崩塌。這座新建橋梁的突然倒塌,引發了外界於對中國西部大型的交通基礎建設工程之長期施工標準的疑慮。在這些地區,跨越不穩定的地盤的工程是不少的。
目前尚未確認紅旗橋存在著施工缺陷的證據,但在這次事故的數月前,也有另一場重大事故已經發生。今年8月,青海省一座正在建設中的鐵路橋,在進行纜線張力調整作業時發生崩塌,造成至少12名工人死亡,4人失蹤。
全站首選:美軍近期頻繁往返與那國島 可運送物資到台灣、阻卻解放軍活動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所公開的影片顯示,橋梁崩塌後,河面上空瞬間升起巨大的灰塵。根據地方政府的表示,山區地形條件惡化導致地滑發生,進而引發連接的橋與路基的崩壞。
異常徵兆最早出現是在10日,馬爾康市境內國道橋梁區段右岸的斜坡出現變形。地方政府立即展開緊急應對,並在當晚11點前將現場滯留的車輛全部撤離。為防止民眾擅自進入,現場設置了警告標誌。《四川日報》做了這個報導。
根據施工業者四川路橋集團在今年初公開的宣傳資料顯示,紅旗橋才剛完工不久。根據路透社報導,這次的崩塌事件並沒有傳出有人員死傷。
但是,接連發生的事故引發外界擔憂:中國是否已無法再像過去那樣持續進行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投資。過去,中國為了支撐經濟的成長,曾在道路、鐵路、機場等基礎建設投入數兆美元的資金,但近年來,品質管理的下滑以及在在地質不穩定的地區施工等的疑慮日益增加。
中國當局往往將這類事故解釋為「自然災害」,例如地滑或洪水,或是單一偶發事件。但是,建設安全專家與國際觀察人士持續指出,在地震與環境風險高的地區快速推進開發,監管體制並不充分。
中國記者李祖欣在 X 平台上寫道:「這座橋的崩塌是因為地滑造成山體變形,這是自然災害。」
四川路橋集團在提交給《四川日報》的聲明中表示:「目前道路的重新開放時間尚未確定。」當局則宣布,正在針對橋梁崩塌的原因展開調查。
二、藏族人民的看法
紅旗橋位於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是川藏交通的重要樞紐。當地藏族居民對橋梁在完工不到一年就崩塌感到震驚,許多人直言「橋不見了」、「才通車就垮了」,顯示對安全性的深切憂慮。
有評論指出,紅旗橋原本被包裝成「政治成就」與「現代化象徵」,如今卻成為「豆腐渣工程」的代表。藏人普遍認為這反映了中國基建在政績驅動與腐敗結構下的脆弱性。
紅旗橋鄰近世界最高壩工程「雙江口水電站」庫區,藏人擔心頻繁施工與水壩蓄水導致地質不穩定,進一步威脅高原生態與生活安全。
紅旗橋的垮塌被視為「中共政績工程」的失敗,藏人與評論者認為這不僅是交通問題,更是體制性腐敗與威權象徵的崩壞。
西藏人對紅旗橋崩塌的看法,既包含對生命安全的擔憂,也反映對中國基建與政治體制的深層不信任。他們認為這起事故不只是自然災害,而是制度性問題的結果,並擔心未來更多類似工程會在高原環境中帶來風險。
三、西藏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大壩建設計畫會不會是一個災難?
中國已正式啟動在西藏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大壩建設計畫,規模將超越三峽大壩,成為全球最大的水壩,但紅旗橋的崩塌是否顯示出: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大壩的建設是否會成為一個世界級的災難?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