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中共的窮兵黷武,四處擴張,導致原來左傾的歐盟逐漸轉變立場。例如原先在經濟上依賴中國甚深的德國,經過多次反覆,由基民盟/基社盟(CDU/CSU)和社民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已決定,對德國與中國的經濟關係進行全面審查。為此將設立1個特別委員會,並研究德國與中國之間「涉及安全的經濟關係」,同時提出重新定位的建議。
歐盟負責技術主權等事務的執行副主席漢娜•維爾庫寧希望把2020年關於在移動網絡中停止使用「高風險供應商」的建議,升級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強制規定。她還研究限制中國設備供應商在固定線路網絡中的使用。知情人士稱,歐盟也考慮採取措施,迫使非歐盟國家不要依賴中國供應商,包括停止向採購華為設備的國家發送相關款項。歐洲財政部長也達成共識,決定提前至明年對進入歐盟的低價包裹徵收關稅,藉此打擊中國廉價電商商品湧入。
現正最夯:中國駐日使館引《聯合國憲章》傻嗆「有權直接對日動武」遭狠打臉
在外交上,習近平近日會見來中國出席全球婦女峰會的冰島總統托馬斯多蒂爾。習近平指出,中國和冰島雙方要密切溝通和協調,共同致力於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國際爭端,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難得習近平對這樣小的國家如此甜言蜜語。而中國外長王毅會見16年來首位訪中的瑞典外交大臣斯蒂納加德時指出,為鼓勵支持更多瑞典民眾來中國感知真實的中國,中方願對瑞典實施免簽政策,進一步開展人文交流。王毅表示,過去幾年,兩國關係遭遇一些挫折,需要雙方面對面交流、重建互信;雙方應堅持伙伴而非對手的定位,堅持合作大於分歧的基調。中國綁架瑞典公民桂民海(銅鑼灣書店事件主角之一)才是真實的中國,那時對瑞典的交涉又是什麼態度?到底誰是誰非,怎麼雙方面都有責任?
最近,荷蘭政府對中國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後,準備偷偷將技術轉移到中國,採取斷然措施,切斷研發部門在德國、英國與中國聞泰的關係,北京也拒絕由東莞最後裝配包裝出口的半導體給歐洲來施壓。雙方最近雖然有妥協,但是未解決矛盾,中國因為拿不到半導體技術很著急。而繼挪威與丹麥後,英國政府對於全球最大巴士製造商宇通是否為更新軟體,遠端存取其車輛的控制系統進行調查。後兩宗事件涉及英國,但是英國近來態度反常,大舉向中國示好,目的竟是要賺中國的錢,連國家安全也不顧了。
今年10月在英國政壇和媒體引發一連串風暴的中國間諜疑案,原本已由英國皇家檢察署依據「政府機密法」進行控訴,並準備在本月受審,最後卻因內閣官員反對而撤案,這讓英國國會下議院議長霍伊爾大為震怒,甚至考慮私人提出控訴。該案涉及下議院前研究員凱希和貝瑞,兩人被控向北京提供有損英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資訊,並為中方從事間諜活動。
當前熱搜:澤連斯基拒絕了! 不爽美「28點和平談判」歐洲領袖齊赴基輔 川普嗆聲了.....
英國「每日郵報」11月16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一名現職記者正遭到秘密安全機構調查,原因是該記者入職BBC前,疑似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影子外交大臣帕特爾已要求對調查結果做出緊急決議,釐清BBC是否損害國家安全。知情人士指出,該名記者先前在其他媒體擔任駐布魯塞爾記者期間,利用職務之便鎖定當地眾多的國際組織、機構高層人員,尤其是知曉機敏軍事情報者,所用的手段包括以美人計色誘高階官員。儘管調查仍處於初步階段,但已有三個機構的高層人員因疑似受到該名記者提出「性暗示」,而遭到檢視。報導提到,由美國、英國、澳洲、紐西蘭和加拿大組成的情報共享「五眼聯盟」已獲知案情。隨著調查進行,當局逐漸意識到安全機構遭該名記者滲透的程度,比起原先的設想更為嚴重,並且試圖釐清可能向中國洩露哪些西方安全機構機密。
英國工黨政府如何應對中國間諜活動所構成的威脅,近期引發議論,包括首相施凱爾據傳為維持與北京的關係,拒絕將中國稱為「敵國」,影響檢方撤銷起訴兩名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男子。副國家安全顧問柯林斯上月表示,中國的情報機構對英國發動大規模諜報活動,但也強調政府的目標是與北京維持正面關係。
為此,中國在2018年購入鄰近倫敦塔的英國皇家鑄幣廠舊址所在街區,打算在此興建一座佔地兩萬平方公尺的全新的中國大使館重新被提出來;因為一旦落成,該大使館將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大使館,甚至比中國駐美國華府的大使館還要大。儘管遭質疑有安全、監聽與隱私等疑慮,據悉英國軍情五處(英國安全局)與軍情六處(秘密情報局)已向施凱爾表示,同意中國在倫敦蓋超大大使館;「泰晤士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訊息指出,英國內政部與外交部也不會正式反對中國蓋新大使館的計畫。這樣就可以為首相施凱爾明年一月或二月訪問中國鋪路。
正當歐盟關注中國的威脅時,英國主動消除自己被威脅的感覺,真有紳士之風。當年英國脫離歐盟,歐盟的左傾是原因之一。如今歐盟右傾,英國左傾,正是「天作之分」。一旦北京讓施凱爾賺到錢,英國是否要脫離五眼聯盟,與中國站在一起?英國已經忘掉被中國欺騙,出賣香港人給中國之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