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黨選出立場相對親中的鄭麗文擔任黨主席,眾家小黨,諸如時代力量、台灣基進等,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盡情譴責的機會,各該黨主席屢屢在自家臉書大書特書。以時力主席王婉諭為例,從國民黨主席選前、到近日台灣光復節的名不符實,一篇又一篇的長篇大論,「抗中保台」的意識鮮明,相信支持者們看得是歡欣鼓舞,或總會覺得,主席真是即戰力,打臉「中國」的國民黨打得好爽啊!
然而,在批判激情過後,不知大家可曾想過,倘若各項批判真的政治正確,何以時代力量會落入從全盛時期的第三大黨,萎靡至連個政黨補助門檻都達不到的窘境呢?畢竟這整個過程,可都是在王婉諭主席任內演變的,是不是主席的路線出了啥問題麼?

就以王主席近期針對台灣光復節的貼文為例,從二戰終結的脈絡談起,繼而帶出台灣由國民政府「託管」的立論,據此來證明台灣並未返還給中國,國際定位仍屬未定,自然也就沒有「光復」與否的問題。撇開歷史真偽的論辯,整篇貼文大抵上確實言之鑿鑿,推論大抵上也能說服於人。但重點在於,此番說法,不是同先前民進黨徐國勇秘書長「台灣沒有光復節」、「台灣是託管地」等言論,如出一轍麼?
因著雷同,因著相仿,因著輿論聲量存在著大黨趨化的效應,身為小黨的主席,即便分析再怎麼精闢,人家也只會記得執政黨徐秘書長的聳動發言,誰會去援引王主席說了甚麼呢?鑑此,主席希冀透過新聞熱點搶話語權的企圖,根本是緣木求魚。

好吧!就算支持者們願意細讀一二,明白了王主席一番言論猶勝徐秘書長,並且據此更加堅定政治信念。但試問,這些相信「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支持者,都會是些甚麼人呢?不就是祭著「抗中保台」大旗、自許為青鳥的同一群人麼?這些人或許統稱為「泛綠」支持者,對於當前時代力量,或許也頗有好感。奈何,選舉就是零和遊戲,一旦小黨的候選人不夠強勢,一旦進入到不分區議席的割喉戰,那可是擺明了「親兄弟也得明算帳」的賽局,要同坐擁一切政治資源的執政黨競爭,談何容易?這群「泛綠」支持者,最終勢必進化為「正綠」,極大化民進黨的議席,至於友黨的死活,甘我P事!
所以說,當與大黨存有相仿政治立場的小黨,無法走出屬於自己的政策路線,屢屢只會跟隨著大黨的鼻息,作出幾近相同的政治表態,對於其政黨選票的拓展,根本毫無助益,最終只會淪為大黨的「側翼」角色罷了!
要不,您想想,王主席的台灣地位未定論、譴責鄭麗文親中、乃至於狂批柯文哲的諸種言論,藍白支持者會鳥她嗎?根本完全撈不到票!最終還是只能競逐泛綠的選票,乞求執政黨在嗑肉之餘,可以分點湯來喝,如此卑微而已。

說穿了,台灣的小黨們(時代力量、台灣基進、社會民主黨等)之所以如此萎靡不振,追根究柢,黨主席的責任實則相當重大。這些黨主席,相中的往往不是黨的整體發展,看來也不怎麼在乎如何極大化自家選票,直是自顧自的抒發己見,企圖在執政黨的庇蔭之下,催生出自己的光環,渴望被人家看見。
范雲,不就是最好的例子麼?堂堂社民黨主席,居然入列他黨不分區還臉不紅氣不喘,大家覺得怎麼樣呢?幾乎相仿的套路,時力的王婉諭主席,會否成為「范雲2.0」,直接進到綠色的權力圈、從而終結時力,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