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的救災現場,志工與民間團體感動人心,但地方政府的作為卻令人憤怒。從災民3天只能啃饅頭,到便當發放卡關、義煮團車輛被阻擋、中央通行證車隊遭拒,再到縣府堅持自設指揮中心、與中央前進指揮所對立,種種亂象暴露出花蓮縣政府不但力有未逮,甚至蓄意造成阻礙。

救災視同作戰,戰場上容不得蓄意拖累。根據媒體報導,大同村距光復國中僅數百公尺,災後第5天仍有70位長者挨餓,這代表縣府至今尚未能掌握災區人口。更荒謬的是,寧可讓便當放到酸敗,也不願靈活調度。這種官僚心態,完全背離人性與救災的本質:人命與秩序優先。

事實上,中央接管並非沒有前例。大園空難時,省府消防處進駐協調,迅速封鎖並清理現場;九二一地震時,南投縣府癱瘓,南部縣市跨縣市支援,建立統一指揮,才讓救援工作得以推展。這些過往經驗都證明:當地方政府失能,中央必須立即接手,否則混亂只會拖延救災進度,讓災民遭受二度傷害。

救災的核心是正確情報與秩序。多少災民?多少志工?多少餐食?沒有詳細數字,便無法進行資源分配。清淤同樣需要專業規劃:腳踝以下靠人力,膝蓋以上就得用怪手與砂石車,否則只會亂挖亂堆,造成交通與安全風險。交通管制也不是為了刁難,而是保障補給與機具通行。這些經驗,軍方與專業單位都熟知具體的做法,唯獨花蓮縣府把精力全用在作秀與阻撓。

因此,中央政府必須立即接管光復災區。可以由軍方統籌,或由內政部進駐指揮,必要時強制執行,並由專業人員建立優先次序、分配人力物資,恢復必要秩序。同時,也應啟動「以工代賑」,讓災民參與清理復建,換取收入與尊嚴,而不是被動等待救助。再者,交通工具全毀的災民,也應透過協調二手車輛提供低價代步工具,才能儘快恢復正常生活。

全國人民期待的不是一群只會吵嘴的政客,而是一個能解決問題的政府。救災不等於公關操作,縱然整垮對方也不等於自己贏。真正的危機處理,是讓災區吃得飽、交通暢、秩序穩。若一個光復災區都處理得如此混亂,要人民如何期待政府面對九二一等級大震,甚至戰爭等級危機?

「鏟子超人」的熱潮,既是台灣人民熱誠的展現,也是對政府失能的控訴。若地方無能,中央就必須果斷接管災區。唯有如此,才是展現一個政府真正的負責、擔當與效能。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