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的「反共」口號,曾是其政權正當性的根基。然而,七十年後,這面大旗不只被丟在地上踐踏,更被其繼承人親手撕碎。

當蔣家後人走到台上,與那些公開擁抱北京、投票封殺國防預算的親共立委同框站台,那不只是象徵的崩壞,而是歷史詐騙的攤牌。
這不禁令人追問:國民黨過去那些聲嘶力竭的反共口號,難道都只是統治工具與欺瞞手段?

從「戰士授田證」、「四萬換一塊」、「耕者有其田」、「農藥換榖」、「民族的救星」、「世界的偉人」、「台灣是反攻大陸的基地」,到「我們都是中國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這些口號構成了威權時期的語言地景,深植一代又一代台灣人心中。

如今回頭看,這些標語如同貼在詐騙集團辦公室牆上的宣傳詞,目的不是為了兌現,而是為了催眠與服從。

「反共」不過是國民黨過去用來排除異己、壟斷話語權的手段。

當年用「匪諜」之名關押台灣人,用「反攻大陸」之夢拖延民主,用「中華民國」的大帽子消滅台灣主體,如今這一切,終於反噬其身。

因為當中國共產黨真正伸手來擁抱時,國民黨竟一點也不抗拒,反而欣然接受。

當「反共復國」變成「和共謀統」,當「自由中國」變成「共產走狗」,歷史已經替我們驗明正身。

那個號稱代表民主、反共、自由的政黨,如今站在對岸的立場,替專制擦脂抹粉,反過頭來指責台灣人民的自我防衛是挑釁,是不理性。

所以,726的罷免,不只是針對個別立委的投票行為,更是人民對國民黨反共神話徹底破產的回應。

過去的謊言不能再被容忍,新的世代不會再被洗腦。

歷史不會永遠站在說謊者那一邊。我們已經看穿了口號的謊言,也不會再容忍它被拿來掩蓋通敵的事實。國民黨反共神話的全面崩潰,正是台灣民主走向成熟的證明。

文/蕭錫惠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